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在监狱中不幸去世,享年70岁,直到

品古观今呀 2025-07-28 15:32:08

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在监狱中不幸去世,享年70岁,直到7年后,他的妻子安娥才知晓丈夫的死讯,大家都说他走得太冤,但妻子却说:“他是有福气的。”  

田汉这位被誉为“国歌之父”的文艺巨匠,似乎注定要与命运作斗争。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家庭的他,人生的起点并不高,父亲早逝,母亲拉扯着他和妹妹们艰难度日。但正是这段艰难的童年,锤炼了他顽强的生存意志与不屈的精神。

年仅九岁父亲去世,家庭变得更加贫困,然而他却凭借天资聪颖和舅舅的资助进入了长沙师范学堂,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当时的田汉,眼中并不只有课本,他被戏剧艺术深深吸引,甚至省吃俭用去剧场看戏。《哈姆雷特》是他最早接触的西方经典之一,那个时候的他或许还未曾想到,这份对戏剧的热爱,将会成为他日后成就伟大事业的动力。

1916年,年仅十八的田汉踏上了前往日本的留学之路;在东京他学的不仅是教育学,更是在异国他乡被戏剧的光辉所照耀。与表妹易漱瑜的爱情,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悄然萌芽。  

命运的转折远不止于此,田汉返回上海后,投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他不仅是编剧,还是一位颇具抱负的文艺创作者。

  1925年,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一度没有人看好,却在时局的变动中,成为了抗日的号角。这首歌后来成了中国国歌,影响了几代人。田汉的故事并不仅仅局限于他的文学和艺术成就,更多的是关于他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纠葛。

  田汉与鲁迅的矛盾,曾在文艺界掀起不小的波澜。最初他们因志向相投而建立了联系,但在一次偶然的误会中,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鲁迅因田汉的一次不当行为,感觉被利用,直接撕破了两人的关系。从此,田汉深知自己与鲁迅之间的裂痕不可弥合,这份遗憾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除了文艺斗争,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与遗憾。田汉一生有四段婚姻,每段感情背后都充满了纠结与不甘。  

第一任妻子易漱瑜,病逝得早临终托付的责任,让田汉背负了沉重的情感负担。后来,他又结婚了两次,和新加坡的女教师林维中以及地下工作者安娥都有过深刻的情感牵绊。  

尤其是与安娥的关系,像是一场革命的爱情,两人并肩作战,直到1948年才正式结婚。而林维中,因为田汉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不坚定,最终选择了离婚,带走了两人的孩子。  

田汉的情感世界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他常常陷入“怀念旧的,又憧憬新的”的困境,这种矛盾,让他的一生多了几分遗憾。

  1966年,他被卷入了一场风暴被“隔离审查”,最终被关进了北京的秦城监狱。  

七十岁的田汉健康状况早已不佳,糖尿病、肾炎、冠心病等多重病痛折磨着他,在狱中的日子几乎是过着“生不如死”的煎熬。

  最终,田汉于1968年12月10日,在狱中去世,死讯却被封锁了整整七年,直至1975年,安娥才得知丈夫的死讯。  

那一刻安娥虽已身心疲惫,却坚信丈夫的去世是一种解脱,她说:“他是有福气的”,因为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创作留给了民族,成为永远激励人民的力量。  

田汉的死并未结束他对社会的影响,1978年,他被平反恢复了名誉,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接下来的日子里,田汉的遗作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在1982年正式成为中国的国歌,而他的剧作,如《关汉卿》也重新被搬上舞台,广为传唱。  

人们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国旗的同时,合唱着这首激励亿万人民的歌曲,而田汉的名字,也随着这首歌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

  今天田汉的故居已成为一处文化景点,田汉文化园里每天都会放映《风云儿女》这部电影,许多游客都会随着电影的旋律,合唱起那句“冒着敌人的炮火”。  

田汉的一生,虽然充满波折与遗憾,但他为中国文艺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永远无法抹去。从贫苦少年到“国歌之父”,田汉的一生,就像他创作的歌曲一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