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子骗得
“头头转”
被骗这件事,不分年龄。
不要觉得只有老年人好骗,年轻人涉世未深,一样被骗得“头头转”。
杭州的一个留学生,因为接到一个电话,从此被限制自由3个月,手机里卸载了所有社交软件,还被骗了100万。更可笑的是,他还按照骗子的叮嘱,跑到余杭区人民政府去“取保证金”……
根据“杭州反诈”,上周末,留学回杭的小苏到派出所去报案。今年4月初,小苏接到了一通号码尾缀是“96110”的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广州市反诈中心的,有一桩发生在福州的经济案件,与小苏有关……
随后,“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高yì辉警官”,接听了电话,要求小苏下载一个APP,以视频电话的形式,配合完成“警方的笔录”。
为了让小苏相信,骗子在视频里,展示了警官证、审讯室。甚至直接用“办公室电话”打过来,要小苏到网上去查。小苏一查,果然是福州市公安局的对外电话,从此深信不疑。其实,骗子用的是改号软件,伪造了小苏手机上的来电显示。
接下来的三个月,小苏全力配合“警方”。手机被24小时监控,卸载所有的社交软件,签署保密协议,不准告知任何人。
此时,一个“检察官”出现了,直接“签发逮捕令”,还要把小苏和其他罪犯关在一起。此后又发来一条给“同伙”用刑的视频。小苏苦苦哀求之下,对方表示,可以缴纳“保证金”。
在骗子的引导下,小苏骗家人取得了直升名额,顺利拿到了父母给的一百万学费。又通过同学帮忙,将学费分六笔打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上。
7月初,小苏被告知洗脱了嫌疑,可以取回保证金了。骗子表示,可以到余杭区人民争取取回这100万。小苏去了,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个案例,让人唏嘘。骗子骗钱,针对的是人性。年轻人如果不谙人性,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数据。截至2024年底,上海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平均年龄是——37岁,这说明什么?
“不转账”这三个字,看来无论老少,都要铭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