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这次为什么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
现在的柬埔寨早就今非昔比了。尤其是洪森的儿子洪玛奈上台后,对咱们的态度确实微妙了不少。
就说中国在柬埔寨投资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吧,本来合作挺顺的,但这位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 “海归” 一接手,画风就变了。
虽然项目还在推进,但明眼人都能感觉到,双方的合作节奏和信任基础跟以前不一样了。
在项目开工的时候,洪玛奈亲自到场主持典礼,还跟中国路桥公司签了协议,当时看着挺和谐的对吧?
可实际上,项目股权结构改成了柬方占 51%、中方占 49%,虽说这是为了 “保障柬埔寨主权”,但背后的博弈味儿挺浓的。
更关键的是,项目推进过程中,柬埔寨突然提出要调整合作模式,要求中方增加技术转让比例,还时不时拿环保问题说事。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在给合作加筹码。
要知道,这个项目可是中柬 “一带一路” 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以前洪森在任时,这类大项目都是一路绿灯,现在却开始各种 “细节抠门”,很难不让人觉得风向变了。
再看看洪玛奈的背景。这位西点军校毕业生,虽说顶着 “美式教育” 的光环,但刚上台时也没少表态要 “继承中柬友好传统”。
会见王毅外长时,他还特意强调 “柬埔寨对华政策坚定不移”,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可话是这么说,实际行动却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东盟内部讨论南海问题时,柬埔寨突然一改往日力挺中国的态度,对某些敏感议题避而不谈,甚至在联合声明中模糊立场。
这种 “口惠而实不至” 的操作,让不少人开始怀疑,洪玛奈是不是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
而另一边,泰国在佩通坦领导下,跟中国的关系可是实打实地上了台阶。
2025 年 2 月佩通坦访华时,双方一口气签了 17 项合作协议,从高铁建设到数字经济,从农业合作到打击电诈,几乎涵盖了所有关键领域。
尤其是中泰铁路二期工程,原本因为泰国政局动荡卡了好几年,佩通坦一上台就拍板加速推进,还主动提出要跟中老铁路对接,打造 “三国无缝联结”。
这种雷厉风行的合作态度,跟柬埔寨的 “温水煮青蛙” 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到这次泰柬冲突,中国选择中立其实是多重因素的结果。冲突的核心是领土争端,这事儿从法国殖民时期就埋下了祸根,两边都有历史账本,中国作为第三方很难站队。
不仅如此,在洪玛奈上台后,柬埔寨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越来越摇摆,既想拿中国的投资,又不想在关键问题上得罪西方,这种骑墙姿态让中国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支持。
而泰国现在是东盟的重要枢纽,中泰关系的战略价值正在上升,中国自然要避免因为柬埔寨而影响与泰国的合作大局。
说白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下棋,每一步都得算长远。以前洪森在任时,中柬关系是 “全天候” 的,中国在柬埔寨的投资和影响力几乎是压倒性的。
但洪玛奈上台后,柬埔寨开始有意识地分散外交风险,这种变化虽然微妙,但足以让中国调整策略。
毕竟,在东盟这个大棋盘上,保持中立、不选边站,既能维护地区稳定,又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
就像外交部说的,“中方始终秉持公正公允立场,愿为推动缓局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话听起来官样,但背后的深意,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