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中国杠上了?中国前脚定下9月3阅兵,越南后脚就定9月2! 中国定下9月3日

国际聚焦镜 2025-07-27 17:08:35

越南与中国杠上了?中国前脚定下9月3阅兵,越南后脚就定9月2! 中国定下9月3日阅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消息6月24日官宣,规格拉满,明确不是国庆节,也不是例行节奏,属非常态安排。几个小时后,越南的动作就来了——宣布将在9月2日搞建国80周年阅兵。 时间卡得很巧。就差一天。 对外的说法是纪念“八月革命”和“独立日”。这话没错,9月2日是越南国庆,确实写进了宪法。但问题是,越南阅兵不是年年搞的,逢五、逢十搞一下还要看政治气氛。今年4月才搞过一次,为的是统一50周年。结果半年不到,又来一次。 一年搞两次阅兵,这在越南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不是纪念节日那么简单,是故意“顶着来”。 关键还不是搞,而是“怎么搞”和“搞给谁看”。 阅兵规格:动作学得是中式,气势差得还远 有视频传出,越南士兵在练队列。步法不是苏式,是中式正步。他们2005年开始换,去年4月中国仪仗队访越,动作姿态成了标杆。从现在流出的视频看,训练痕迹明显,动作生硬,身体松垮,整支队伍缺乏冲击力。有人脖子前伸、肩膀含着、背没挺直,走起来一副“用力但不自然”的状态。 这不是问题,而是现状。 越南想学中国,特别是在“国家仪式”层面,近些年学得很认真:阅兵、升旗、文官配军服,甚至军队礼仪都尽量靠中式靠拢。但学归学,肌肉不够、底子差,气势自然也提不上来。 而阅兵这种东西,说到底是个“秀”。外行看动作,内行看阵型、装备、场面节奏,还有背后的制度支撑与政治指向。越南这次摆出28个方阵、1000多名士兵、以胡志明陵广场为主场,但实质上没有重装武器参与。坦克装甲车没地方开,导弹、雷达、电子战装备压根没列阵,这场阅兵从头到尾靠人堆。 中方阅兵是军工展+大国仪式,越南阅兵更像政治表演。 越南为什么“顶着来”?不是巧合,是政治节奏 有人说,越南这是照例搞建国80周年,跟中国没关系。可你看下时间轴就知道,这话讲不通: 6月24日:中国宣布9月3日阅兵;数天后:越南宣布9月2日阅兵;4月刚阅兵过,为何非得再来一遍? 这不是日程撞车,是策略撞击。尤其是越南当前领导层正处于巩固期:国家主席苏林、新总理范明正,政治架构经历了换人、调整,需要统一国内情绪,塑造“稳定掌控感”。阅兵,是最方便、最直观的手段。 从社会动员、军队执行到舆论塑造,越南搞阅兵的目的并不复杂:给内部看,稳情绪、压杂音;给外部看,争话语、提存在。 但问题是,刚好撞上中国前一天,难免让人往“示意图”上想——你搞大阅兵,我也来一场。就像小国在G20会场边上另办发布会,不求比肩,只求刷脸。 为什么不是“后一天”?因为输得更彻底 有评论说,越南提前搞,是怕“正面比较”。如果放在9月4日,中国的阅兵刚完,全球媒体刚刷完图,你越南的场子就显得干巴巴,士兵自己心里都没谱。提前搞,至少还能蹭一波注意力,不至于直接被比较。 确实如此。中国这场阅兵,84%的新武器将首次亮相。无人机、激光、超音速、远程打击平台等一字排开,不是队列走得齐的问题,是“火力投送+战略展示”双重意义。 越南呢?想比比不了,只能避其锋芒。 但他们心里不服。从中越边境战争到南海争端,从基建、工业到国防预算,越南的“戒心”一直没断过。近年来在外企转移过程中受益不少,自认是“东南亚新中心”,对中国的强势越来越有抵触情绪。 加上近年与美日走近,不乏在政治上“中美平衡”的意图。阅兵这种场面,不只是“办一次”,而是“表个态”。 尤其是对美国来说,越南始终是围堵中国在东南亚战略里的一个“潜力股”。而越南政坛内部,也有一派长期鼓吹“独立自主”路线,愿意借阅兵来释放对中距离感。 问题在于,“秀”完以后怎么办? 阅兵是表演,但政治现实是冷的。 越南可以秀姿态,但能不能靠这点人海战术在南海硬碰?显然不行。可以提前阅兵来抢风头,但能不能靠阅兵重塑国际关注?做不到。更关键的是,中国并不打算与越南抢什么“风头”。9月3日阅兵,是抗战80周年,是给自己看的,也给历史看的。外界看不看,排不排名次,不是核心关切。 越南非要在这个节点上蹭一下,顶多刷出一波区域媒体流量。但阅兵一过,该回归什么节奏还是回归什么节奏。 越南选在9月2日阅兵,是有政治意义的。这不是“巧合撞日子”,也不是纯粹国内仪式,而是一次经过设计的“外交可见度提升”。只是,气势拼不出,装备补不上,时间再挑得巧,也很难掩盖硬实力的差距。 越南不是不清楚这个差距,而是太清楚了,所以才急着秀。但这场秀后,他们终究还得面对现实——战略上无法脱离中国,战术上也拼不过。 参考资料: 《越南宣布9月2日举行建国80周年阅兵》越通社 《中国宣布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央视新闻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国际聚焦镜

国际聚焦镜

精准聚焦,捕捉国际新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