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拍《庆余年》,导演邀请李小冉出演长公主一角,但李小冉拒绝了,导演邀请三次,她

不凡说娱乐 2025-07-27 13:57:50

当年拍《庆余年》,导演邀请李小冉出演长公主一角,但李小冉拒绝了,导演邀请三次,她拒绝三次,而她拒绝的理由也是让人意想不到。

《庆余年》里的长公主,至今仍是观众心中 “疯批美人” 的标杆。可谁能想到,这个让李小冉一战封神的角色,竟是她三次拒演、导演加戏才接下的?

更离谱的是,让她最终点头的,除了剧本的改动,还有一个被她称为 “变态” 的发型。

2018年《庆余年》筹拍时,导演孙皓为长公主一角愁了半个月。这个角色要美艳到骨子里,又得带着股不管不顾的疯劲,眼神里得藏着算计,笑起来却要让人不寒而栗。

选角团队筛了几十份简历,孙皓拍板:“找李小冉,她往那一站,贵气和邪气就都有了。”

带着刚修改完的剧本,孙皓直奔李小冉的工作室。

可他刚把角色梗概念完,就被泼了冷水。“孙导,这角色不行。” 李小冉把剧本推回去,语气干脆,“不是我不演反派,但她像个没头没脑的神经病啊。”

她指着剧本里的情节给孙皓看:长公主处处针对范闲,却没交代任何动机;

对亲生女儿林婉儿忽冷忽热,行为逻辑全凭情绪。“坏人得有根儿啊,” 李小冉皱着眉说,“为了坏而坏,观众看着假,我演着也别扭。”

孙皓本想辩解 “这就是角色魅力”,但看着李小冉眼里的认真,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位以较真出名的演员,对角色的要求从来不含糊。第一次邀约,就这么黄了。

可孙皓心里的 “长公主”,脸就是李小冉的样子。隔了一周,他带着编剧又去了趟工作室。“小冉,你看这几处修改怎么样?” 他指着剧本里新增的细节,试图说服她。

但李小冉翻完后,还是摇了头:“核心问题没解决,她的偏执还是没由来。”

这次,她把话说得更明白:“我不是挑刺,是不想糟蹋角色。观众记不住脸谱化的坏人,我也不想演个让人骂‘神经病’的工具人。” 孙皓看着她寸步不让的样子,知道硬劝没用,只能悻悻离开。

第三次上门时,孙皓没带剧本,只带了两页纸。“这是专门为你加的两场戏。” 他把纸递过去,“一场讲她小时候被父皇冷落,一场写她偷偷给婉儿塞点心。”

李小冉低头细读,手指在 “长公主望着铜镜里的自己,突然把胭脂盒砸在地上” 这句台词上停了很久。抬头时,她眼里的犹豫没了:“行,这个长公主,我演。”

进组第一天,新的问题又来了。

造型师拿来三个发型方案:高髻配金钗、垂鬟加珠花、束发戴玉冠。

孙皓觉得第一个贵气,李小冉却摇头:“太端着了,不像能做出疯狂事的人。” 她选的第三个,孙皓又觉得太素,不像皇室公主。

两人争了三天,造型师急得躲在角落啃面包。

第四天,造型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弄出个 “非主流” 发型:一头及腰的黑发没梳任何发髻,只在头顶用红绳松松绑了一下,碎发胡乱贴在脸颊。

“就这个!” 李小冉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笑了,“够变态,够疯魔,像梅超风附体!” 孙皓愣了愣,凑近看了看,也拍了大腿:“对味儿了!这头发一看就沉甸甸的,压着她的疯狂,也藏着她的委屈。”

开机后,李小冉把那两场加戏的细节揉进了每一场戏里。

拍她和范闲对峙时,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头发,眼神狠戾却带着丝慌乱——那是被戳中心事的反应;拍她看林婉儿的戏,她转身时嘴角的笑意刚浮现就压下去,眼底闪过一丝羡慕——那是对女儿拥有自己从未得到的亲情的复杂情绪。

剧组的人都说,李小冉入戏太深,休息时都抱着那一头 “疯批长发” 发呆。

有次拍夜戏,她站在宫殿台阶上,风吹着她的长发遮了半张脸,突然对导演说:“孙导,我现在总算明白她为什么总披头散发了,这头发就是她的壳啊。”

《庆余年》播出后,长公主成了最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观众骂她阴狠,却又忍不住分析她的每一个眼神;吐槽她 “神经病”,转头又刷 “李小冉之后再无长公主”。

有人问李小冉,演这样的角色会不会怕招骂。她笑着说:“怕就不演了。观众骂她,说明记住她了;能让他们琢磨她为什么坏,才是这个角色的成功。”

如今再看,这个让她三次拒演、加戏才接的角色,成了她职业生涯里绕不开的高光。而那句 “这头发够变态” 的吐槽,也成了观众眼里 “神来之笔” 的注脚。

就像孙皓后来在采访里说的:“好演员和好角色是互相成就的,李小冉没让长公主变成真神经病,长公主也让大家看到了她骨子里的狠劲。”

说到底,没有随随便便的经典。一个角色从纸面上的文字,变成屏幕里的鲜活形象,缺不了演员的较真,也离不了创作者的妥协与坚持。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不凡说娱乐

不凡说娱乐

娱乐圈内事,一起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