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谈到台湾,别再用“收复”或者“回归”这两个词了。根据我们的法律,台湾在194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7-27 09:33:45

以后谈到台湾,别再用“收复”或者“回归”这两个词了。根据我们的法律,台湾在1945年就已经从日本手中收回了。现在只是内部出现了点问题,我们和台湾要处理的,是内部事务。

两岸关系从法律上看,台湾早在1945年就从日本控制下移交给中国了。那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中国代表陈仪接受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正式签署文件,宣告主权恢复。这事儿有国际文件撑腰,1943年的《开罗宣言》就明确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也重申了这点,日本投降书里承诺遵守。从那天起,台湾的法律地位就属于中国了,不需要再提啥“收复”或“回归”。 现在两岸面临的政治分歧和社会制度不同,纯粹是中国内部的事儿,得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国两制”就是个好方案,它确保国家主权统一,又尊重台湾的现有制度,让两岸能融合发展。王英津在研究中反复指出,这个方案包容性强,能跨越制度差异。两岸同胞血脉相连,都是中国人,得共同努力推进统一进程,避免外部势力插手内部事务。国台办也强调,和平统一是最有利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的路径。当前的任务是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基于血脉亲情这个逻辑起点。

“一国两制”在两岸关系中发挥大作用,它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最有利。中国领导人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这个方案考虑到两岸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而是可以通过对话化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深,互补互利,人员往来也更便捷。台湾问题本质上是内部事务,怎么实现完全统一是关键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作为出发点,强调中国人帮中国人。全国政协委员王卫星也指出,这构成了统一论的逻辑起点,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骨肉同胞。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主要因为“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搞挑衅,危害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大陆底线清晰,如果突破红线,就得采取断然措施。与此同时,两岸融合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支持福建探索新路,建设示范区。中央和福建省推出62项措施,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帮台胞在大陆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2025年6月,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办得热热闹闹,超过7000名台湾各界代表参加,创下新高。论坛主题是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包括基层、青年、文化、经济四大板块,共56项活动。两岸代表讨论基层治理、青年创业、宗亲文化、经贸合作,搭建融合桥梁。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推出新政策,像平潭实验区的小额贸易和“岚台通”平台,推动两岸共同市场。 厦金“小三通”航线累计运送旅客2244万人次,厦金大桥厦门段也在建,促进“同城生活圈”。金门同乡会总会长李台山说,到厦门有回家感觉,两门本是一家。两岸青年分享故事,比如台青在福建永春搞柑橘产业,整合发展共建乡村。动画设计师邀请两岸青年合作打造作品,台生感慨新媒体交流碰撞思维火花。这些活动证明两岸交流不可阻挡,血脉亲情是根基。

两岸融合发展取得实打实进展,福建再推17条措施,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比如新增台湾职业技能资格采认目录,允许台湾业者在闽投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促进服务业合作。金融领域,两部门推出12条政策,优化两岸“生活圈”金融生态,支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出入境管理局也出十项措施,便利闽台人员交流。两岸同胞始终一脉相承、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共同的血脉、文化、历史让咱们走近团圆。 中国领导人会见马英九时强调,两岸青年好,未来才会好。国台办指出,《台湾义勇队档案》证明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反分裂国家法继续实施,完善“以法惩独”体系,对“台独”顽固分子零容忍。两岸关系实践证明,和平统一有利于民族大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这些政策和交流,让两岸一步步走向完全统一,汇聚成无法割断的血脉长河。

0 阅读:0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