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中欧同属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冯德莱恩识这个抬举么?

磨时的艺术 2025-07-26 12:17:14

在中欧峰会的热烈氛围中,中国方面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观点,称中欧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这一说法的提出,蕴含着深刻的背景。在谈及中欧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时,中方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愈发严峻、错综复杂,因此中欧之间的沟通、互信和合作更显重要。两者作为全球力量的重要代表,必须明确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努力开创下一个更加光明的五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所说的“大个子”并不是指中欧两国人民的身高。事实上,中国人均身高在某些方面并不如欧洲人。在这里,“大个子”更多的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象征着双方的综合实力与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中欧不仅是重要的力量,更是理智与成熟的“成年人”,与那些在冲动和毫无逻辑的行为间徘徊的“孩子”截然不同。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决策上,也在于两者承担后果的能力。

中方提出的“大个子”观点,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欧洲的积极认可,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朝着明确的方向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表述上。中欧作为“大个子”的一方,有责任与义务开展有意义的行动,而不是沦为口头上的“语言巨人”和实质上的“行动矮子”。双方应具备独立思考与实际行动的能力,从而确保中欧关系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为各国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欧的合作应当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中发挥“稳定锚”的作用。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始终以战略高度和长远视角看待与欧洲的关系,视其为多极世界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然而,欧方首先需要解决认知问题。中方在其论述中强调,双方首先应当相互尊重。在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上,国家强盛并不意味着霸权的渴望,欧洲应当以更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而不是用恣意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中国。

这重新定义的“双大”关系,提醒着双方在交往中避免以偏概全,特别是在与中国这个“强壮的大个子”打交道时,绝不能将其视为“小个子”。成熟和理性是双方交往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成人的世界中,欧方若继续采取封闭的“筑墙设垒”和“脱钩断链”的策略,显然不如直接与中国合作来得明智。真正的成年人才懂得理智地使用每一种经济或贸易限制工具,而不是屈从于情绪或无知而采取极端措施。

中国有句俗语:“天塌下来由高个子顶”,这当然指的是大个子有其相应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而不仅仅是外表的高大。将欧洲视为“大个子”,更是中方期待与欧方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愿望,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沟通合作以及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规则与秩序等。

对此,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他们指出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并相信中国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至少从公开的表态来看,冯德莱恩似乎认为中国仍在不断成长,是一个可以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大个子”。

然而,中方的表达一向含蓄,冯德莱恩是否真的领悟了这个深刻的论点?中欧之间的合作是否能够从这一形象的“大小”关系出发,真正迈向更加紧密的合作,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