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六十一悍将罗一贯:父守辽土,子卫陇疆!忠勇传承,一门双烈 幼时家贫,习武谋生

断代史鉴 2025-07-26 11:55:08

明末六十一悍将罗一贯:父守辽土,子卫陇疆!忠勇传承,一门双烈 幼时家贫,习武谋生,因斩寇功累迁至参将,镇守辽东要冲西平堡。其身长八尺,腮边胡须浑如铁刷,怒目时凶光毕露,统兵时声如洪钟,麾下皆敢死之士,核心三百亲兵,皆披重甲,操火器,以“罗家铁营”闻名辽西,巡抚王化贞虽庸碌,亦不得不倚其为广宁屏障。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陷落,西平堡成后金兵锋直指之地。罗一贯临危受命,加副总兵,率三千孤军死守堡寨。 天启二年正月,后金大军真杀过来了。努尔哈赤那老家伙,带着好几万精兵,把西平堡围得水泄不通。罗一贯站在城墙上,胡子被风吹得乱飘,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吼一声“弟兄们,拼了!”那声音震得人耳朵嗡嗡响。他那三百铁营兵,个个穿着厚甲,手里端着火铳,站成一排,像铁墙一样。外头后金兵射箭如雨,铁营兵呢,不慌不忙,装弹开火,砰砰砰放倒一片。 老百姓躲在地窖里,听着外头杀声震天,心里都盼着罗将军能顶住。可努尔哈赤人多势众,一波接一波冲,堡墙都快被撞塌了。罗一贯亲自挥刀上阵,砍翻几个后金将领,血溅得他满脸都是,可他眉头都不皱一下。话说回来,明朝这烂摊子,真是害死人。王化贞那巡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援兵迟迟不来。广宁那边明明有军队,却磨磨蹭蹭,说是怕死。你想想看,罗一贯再猛,也是血肉之躯,三千人对几万,怎么扛?这不摆明是朝廷的腐败在作祟,英雄成了牺牲品。 战斗打到第三天,西平堡快撑不住了。粮草没了,箭也用光了,后金兵爬上了城墙。罗一贯那铁营兵,死得只剩百来号人,还在硬扛。有个亲兵喊“将军,咱们撤吧!”罗一贯一瞪眼“撤?老子生是明人,死是明鬼!”他带头冲进敌群,刀光闪处,后金兵倒下一片。可终究寡不敌众,他被围在中间,身上中了好几箭。最后关头,罗一贯仰天长啸“大明万岁!”挥刀自刎,血洒疆场。铁营兵全战死了,西平堡陷落。 老百姓哭成一片,说罗将军是条真汉子。可话说回来,这悲剧本不该这么惨。明朝末年,皇帝躲在深宫,太监魏忠贤那帮人胡搞瞎搞,军饷被贪污,援兵调不动。罗一贯的忠勇,反衬出制度的腐朽——再好的将才,也救不了烂到根的国家。后人总吹捧英雄主义,其实呢,明末那种环境,个人英雄就是炮灰。王化贞后来还升官了,你说气不气人?罗一贯的死,成了明朝灭亡的预兆。 说到底,罗家一门双烈,父守辽土,子卫陇疆,精神可嘉。但咱们得清醒点,别光顾着感动。历史告诉我们,腐败的朝廷会把英雄逼上绝路。罗一贯的刚烈,是无奈的反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