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强烈抗议,DeepSeek已被屏蔽,动手的不是美国,60国签字拍板。
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成了全球科技圈的焦点,这款以“低成本、高性能”见长的AI工具,一度在市场上表现抢眼。
甚至一度超越ChatGPT,登上美国应用下载榜榜首,可这样的高光没能持续太久,一场针对它的禁令浪潮正从多个国家蔓延开来。
一开始是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五眼联盟”的老伙计们跳出来发难,接着意大利、印度也跟着凑热闹,理由清一色都是“国家安全”、“数据隐私风险”,活脱脱一场精心编排的国际大戏。
DeepSeek到底干了啥让这么多国家坐不住?说白了,还是“树大招风”。
2025年2月的数据显示,这玩意儿的月访问量直接干到了5.25亿次,把OpenAI的ChatGPT都甩在了身后。市场份额更是从2.34%一路飙升到6.58%,在聊天机器人市场里稳稳占据第二把交椅,独立用户数都超过1.36亿了。
最绝的是,它官方App上线一个月,下载量就破了1亿次,直接在移动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就这数据,搁谁看了不眼红?尤其是美国那些科技巨头,股价当天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暴跌,能不生气吗?
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第一个跳出来找茬,非说DeepSeek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要求苹果和谷歌下架它。可德国压根就没权力强制这两家美国公司动手,说白了就是给自个儿找个台阶下。
澳大利亚更绝,直接禁止政府系统和设备使用DeepSeek,理由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可禁令却不涉及个人设备,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韩国那边也没闲着,暂停下载还美其名曰“改进和修补”,老用户还能接着用,新用户就只能干瞪眼。
这些国家为啥这么齐心?背后的猫腻可不少。美国议员早就盯上了DeepSeek,又是呼吁限制英伟达芯片出口,又是切断关键技术供应链,摆明了就是要掐死中国AI的发展势头。
想想看,英伟达的芯片可是训练AI模型的关键,没了这玩意儿,DeepSeek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这招就跟当年对付华为5G似的,先把你的“七寸”掐住,看你还怎么蹦跶。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国家都拿“数据隐私”当幌子,可实际操作却漏洞百出。意大利、法国等国监管部门嚷嚷着要管控数据风险,可DeepSeek在欧洲连个分支机构都没有,他们所谓的“源头管控”不过是嘴上功夫。
澳大利亚内政部长托尼・伯克说得冠冕堂皇,什么“保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可转头就被曝出禁令是连夜发出来的,连政府雇员都得“识别并删除”所有DeepSeek实例,这哪是保护,分明是急着灭口啊。
美国这些年一直想维护自己的全球科技霸权,从华为到TikTok,再到现在的DeepSeek,只要是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冒头,就必定会被打压。尤其是2023年G7广岛峰会提出的“去风险化”策略,说白了就是“去中国化”,联合盟友在科技领域孤立中国。
就说那18国签署的《安全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指南》,表面上是为了数据安全,实际上就是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AI治理体系之外。
至于那些跟风的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五眼联盟”成员,哪次不是美国一咳嗽就跟着感冒?当年TikTok被禁,他们也是第一个响应,结果呢?禁令扩散到25个国家,卡巴斯基和华为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现在轮到DeepSeek,他们自然是轻车熟路,反正有美国撑腰,出了事儿也不用自己担着。
不过话说回来,DeepSeek能让这么多国家坐不住,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AI的实力。一个成立没几年的中国公司,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和OpenAI、谷歌这些巨头硬碰硬,甚至还能压他们一头,这要是传出去,西方国家的脸往哪儿搁?
尤其是阿里云的Qwen模型,性能直接超过美国最强的开源模型Llama3-70B,在权威测评里拿了好几个第一。这种技术上的突破,比任何抗议都更有说服力。
但咱也得认清现实,科技竞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而是一场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综合较量。美国联合盟友搞技术封锁,欧盟拼命推销自己的AI监管标准,说白了都是想在这场AI革命中掌握话语权。
DeepSeek被屏蔽,不过是这场较量中的一个缩影。未来,中国AI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还得在技术研发、数据合规、国际合作等方面下大功夫,毕竟打铁还得自身硬啊。只有自己手里有了硬家伙,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挺直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