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纯朴了!”江西某乡村,一男子和朋友钓鱼,到中午却犯了难,村里没饭馆也没商店,
阿柯说社会
2025-07-25 10:27:25
“太纯朴了!”江西某乡村,一男子和朋友钓鱼,到中午却犯了难,村里没饭馆也没商店,两人一合计,一人20块,拜托当地一家大爷大妈做顿饭,谁知道,这一顿饭,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农村的纯朴”!
李军和王鹏是从南昌来的钓友,听说这深山里的水库藏着大青鱼,特意起了大早驱车赶来。眼看日头爬到头顶,肚子饿得咕咕叫,四周望去只有连绵的稻田和散落的农舍,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想点外卖更是天方夜谭。沿着田埂走了半里地,他们看到一栋白墙黑瓦的老屋,院门口晒着金黄的稻谷,一位大妈正坐在竹椅上择菜,旁边的大爷在编竹筐。
“大爷大妈,打扰了,我们想在您家搭个伙,给您40块钱,简单做点就行。”李军有些忐忑地说明来意,手里攥着两张皱巴巴的二十元纸币。大妈抬起头,黝黑的脸上堆起笑:“钱就不用了,不嫌弃的话,一起吃点家常便饭。”大爷也跟着应和:“来都来了,哪有让客人掏钱的道理?”
李军和王鹏拗不过,只好把钱揣回兜里,不好意思地站在院角。大妈却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从鸡笼里抓了只芦花鸡,说是自家养的走地鸡;又从菜园里摘了青椒、茄子、丝瓜,沾着新鲜的泥土;墙角的坛子掀开,飘出酸豆角的清香。大爷则起身去劈柴,土灶里的火苗很快舔着锅底,噼里啪啦地响。
不到半小时,饭菜就端上了八仙桌。一大盆黄焖鸡,油光锃亮,鸡肉炖得酥烂,汤汁里还飘着自家晒的笋干;一盘青椒炒土鸡蛋,鸡蛋金黄蓬松,青椒带着微辣;清炒丝瓜绿得透亮,撒了点蒜末提香;还有一碗酸豆角肉末,酸脆爽口。大妈又从缸里舀出一瓢米酒,笑着说:“自家酿的,度数不高,解解乏。”
李军和王鹏看得愣住了。他们原本以为,20块钱一人,顶多是简单的家常菜,没想到竟是这样丰盛的一桌,光是那只鸡,在城里饭馆怕是都不止这个价。两人埋头吃饭,鸡肉紧实入味,鸡蛋带着天然的香气,连丝瓜都甜丝丝的。大妈坐在旁边,不停给他们夹菜:“多吃点,钓鱼费力气。”大爷则聊起村里的事,说这水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的,当年全村人肩挑手扛筑起来的,现在成了宝贝,养鱼、灌溉两不误。
饭吃到一半,李军悄悄让王鹏把钱塞到桌布底下。没想到临走时,大妈却追了出来,手里捏着那40块钱,硬要塞回他们手里:“说了不要钱,你们这是看不起我们农村人?”李军脸都红了,解释说实在过意不去,大妈却瞪了他一眼:“下次来钓鱼,提前说一声,我给你们做红薯粉蒸肉,自家种的红薯做的粉,香得很!”
回程的路上,两人还在念叨那顿饭。王鹏说:“咱俩加起来40块,人家给做了一整只鸡,还有那么多菜,换在城里,想都不敢想。”李军点头,想起大妈择菜时,手指关节有些变形,那是常年劳作的痕迹;想起大爷劈柴时,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浸湿,贴在身上。他们一辈子守着土地,日子过得简单,却把最实在的东西拿出来招待陌生人。
这事后来被李军发到了网上,很多人留言说想起了自己的老家。有人说,小时候去外婆家,每次临走,外婆都会往他包里塞煮熟的鸡蛋、晒干的花生,生怕他路上饿;有人说,乡下亲戚来城里,总会扛着一麻袋红薯、土豆,说是“自家种的,没打农药”。这些东西不值多少钱,却带着沉甸甸的心意。
其实,农村的纯朴,从来都藏在这些细节里。他们不懂什么叫“性价比”,只知道“来客了要好好招待”;他们不会算经济账,只认“待人要实在”。就像那位江西大妈,她或许不知道城里的物价,也没想过这顿饭“亏”了多少,她只是凭着祖辈传下来的道理——客人来了,就得拿出最好的东西。
这种纯朴,是乡土中国最动人的底色。它让我们明白,在这个追求效率、计算得失的时代,还有人守着一份不计回报的善意。就像那桌饭菜,没有精致的摆盘,没有花哨的做法,却因为带着真心,变得格外香甜。或许,我们都该多去乡下走走,在田埂上晒晒太阳,尝尝农家菜,感受那份不带功利的温暖——那是我们在城市里,渐渐淡忘的东西。
后来,李军真的又去了一次那个村子,提前给大爷大妈打了电话。这次,他带了些城里的水果和文具,说是给村里的孩子。大妈依然做了红薯粉蒸肉,大爷则陪着他们去水库钓鱼,教他们怎么找鱼窝。夕阳西下时,水面泛着金光,远处传来几声鸡鸣,李军忽然觉得,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