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放宽中企赴印限制,条件是必须转让技术,中方网友炸锅了!
7月下旬,《印度时报》报道称印度或将有条件放宽电子领域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核心要求只有一个:必须建立合资企业并转让技术。“印不会支持单纯的组装工作。”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官员的这句话,为近期印度对中资企业的“放宽政策”定下了基调。
印度政府顶级智库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已提议,允许中企在无需额外审查的情况下收购印企最高24%的股份。从年初将中国投资股权限制在10%的强硬立场,到如今的技术换市场提议,印度政策轨迹的变化耐人寻味。
印度政策转变背后,是明确的产业野心。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吸引中资和技术,将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本土附加值从当前的15%-20%提升至30%-40%。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明确表示,中资对推动印度本土制造业发展及即将实施的零部件激励计划“至关重要”。但技术转让成为不可谈判的条件,印度官员强调:“赴印中企必须对建立的合资企业转让技术。”对此,中方网友用直白的语言表示了不满。
“骗进来杀。”这条来自安徽网友的评论简洁直白,在相关新闻下获得高赞。它反映了中国网友对印度新政策的普遍怀疑态度。另一位江苏网友则预言:“我相信还是有头铁的要去的。”还有网友的讽刺更为尖锐。有人总结:“在这个地球上有三件事绝对不能做:1、在中国贩毒。2、在美国偷税。3、在印度投资。”这条评论获得大量认同,成为热评。
这些尖锐评论背后,是无数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痛苦教训。技术转让条件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产业主导权之争。当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这场围绕技术主权的拉锯战,才刚刚开始。
用户64xxx35
国企过去,借花献佛
单身情歌
阿三是米偷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