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有关领导正在最后敲定上海电视发射塔---也就是后来的东方明珠塔的造型

静雅阶苔染露寒 2025-07-24 15:44:21

1988年,有关领导正在最后敲定上海电视发射塔---也就是后来的东方明珠塔的造型,记者在现场拍下了这张照片。 东方明珠取代的是老旧的上海虹口电视塔,目的是为了提高电视信号覆盖能力,而且这个建筑日后也会被定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所以在建东方明珠的时候一定要挑选一个最好看,最大气的设计图作为最后的成品,上海市政府就向全球发起了一份征集设计方案的竞标。 国际上许多著名设计公司都纷纷投标,一共收到了12个候选方案,最终获得胜利的只有一个。 日本某设计公司拿出了一份单塔直线型方案,类似于东京塔那种,而且还是比较传统的钢结构单塔,高450米。 德国建筑团队给出了一份双塔对称方案,两座塔楼并肩而立,中间用空中走廊连接,大概样子类似于吉隆坡双子塔。 而法国设计所画了一个螺旋上升方案,塔体呈螺旋结构,从设计图上看是华丽无比,但在当时来讲难度系数确实有点高,不适合当时的施工情况,不过后来的广州塔就采纳了一部分螺旋上升的设计。 而东方明珠的设计图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也就是现在的华建集团呈现出来的,据设计人员描述,这个灵感来自于“大珠小珠落玉盘”,11个球体加3根立柱,从外表上看还真是这么回事。 12套方案中只有这几套算是比较出彩的,其他的方案都不太行,而这几个方案都有人支持,所以敲定最终设计图的时候也有些困难。 东方明珠最大的争议就是造型太过前卫,而且施工难度也很大,毕竟中间那几个颗悬浮的球体实在是太考验技术了。 而且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个造型有点像是“儿童玩具”,看起来有一种莫名的喜感,缺少了电视台本身需要的威严感。 东方明珠的设计图和其他几份设计图放在一起显得无比独特,因为那些设计说来说去还是比较传统,没有太大新意。 当时的上海正值开发阶段,他们需要一座地标建筑提升国际形象,所以东方之珠必须要有创意,有吸引力,足够把上海带动起来。 当时的人们各有各的想法,是上海市长坚持的选择这张设计图,原因无他,东方明珠太独特了,而且还是中国团队设计,刚好也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实力。 于是东方明珠的设计方案就这么敲定了,至于它建造的地方也很有深意,那时候上海的发展呈现了两极分化,浦东和浦西就像是天上和地下,浦东的发展有点落后,政府决定把浦东打造成世界级的名片,于是东方明珠就落在了这里。 建造东方明珠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把原设计图简化改进,如今的11个球体已经是减少之后的,原设计难度更大。 而且上海还属于台风影响区,所以东方明珠在建造的时候还增加了抗风抗震设计,美观的同时安全系数更高了。 东方明珠顶部原计划是只作为信号发射使用的,但后来增加了观光层,而且底部的球体还增设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每个来参观的人都可以看到上海的发展历史。 外面是上海的新时代,东方明珠里边是曾经的历史,这个设计实在是太有新意了,当时能有这个想法的人也太有智慧了。 当年东方明珠凭一己之力战胜其他设计,设计图是中国团队拿出来的,功能性也考虑到位了,而且技术方面有华东院的工程实力担保,这个项目肯定能安全落地。 如今的东方明珠在国际上的地位不用多说,它代表了浦东开放的标志,让上海跻身世界级城市行列,而且还成了中国最早的高塔观光景点,最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db

db

1
2025-07-24 16:37

上海顶个球

静雅阶苔染露寒

静雅阶苔染露寒

静雅阶苔染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