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歼-10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因为吃过亏上过当,如果没有印度的挤压,巴

古今知夏 2025-07-24 14:19:43

为什么歼-10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因为吃过亏上过当,如果没有印度的挤压,巴基斯坦大概率不可能和中国走一块,巴基斯坦、印度一直亲美。 先说说巴基斯坦为啥现在这么需要歼 - 10CE。这几年印度空军跟 “下饺子” 似的换装备,光从法国买的阵风战机就有 36 架,还配套了 “流星” 超视距导弹,这玩意儿能在 150 公里外开火,巴基斯坦手里的 F-16 根本扛不住。印度还从俄罗斯租了核潜艇,买了 S-400 防空系统,整个南亚的军事天平都在往印度那边偏。 巴基斯坦能不急吗?但它自己造不出来先进战机,只能靠买。早年间它跟美国关系铁,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买 F-16,最多的时候手里有 70 多架。可美国的军援从来都是 “带钩的胡萝卜” 1998 年巴基斯坦搞核试验,美国立马翻脸,把刚出厂的 28 架 F-16 扣了 20 年,直到 2018 年才松口还回来几架。这种 “说断就断” 的滋味,巴基斯坦尝够了。 这时候中国的歼 - 10CE 就成了救命稻草。但卖整机是一回事,给生产线是另一回事。生产线可不是简单的机器设备,里面藏着几百项核心专利,小到一个螺丝的材料配方,大到雷达的算法逻辑,都是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砸了上千亿才攒出来的家底。 19 80 年时,咱吃过这亏。当时为了换外汇,把歼 - 7 生产线卖给了某国,还派了 200 多个工程师手把手教。 结果呢?人家学会了就自己搞仿制品,起名叫 “山鹰”,在国际市场上比咱们的歼 - 7 还便宜,硬生生抢走了尼日利亚、孟加拉国的订单。现在那个国家的空军主力,还是这些仿制品,等于咱们亲手培养了个竞争对手。 再看巴基斯坦的工业底子,确实扛不起歼 - 10 生产线。造战机不是拼乐高,光机身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就需要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巴基斯坦现在的工厂连基本的精密机床都得从德国进口。 去年他们自己组装的 “枭龙” Block3,有 40% 的零件还得靠中国运过去,真把歼 - 10 生产线搬过去,搞不好得天天停工等零件。 更关键的是国际局势不允许。这两年美国在南海、台海处处针对中国,还联合欧洲搞 “芯片禁令”,就是怕中国的高端制造起来。 歼 - 10 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涡扇 - 10 发动机,都是美国盯着的 “卡脖子” 技术。要是生产线到了巴基斯坦,保不齐有西方国家打着 “核查” 的名义搞技术窃取,毕竟巴基斯坦国内还有不少亲西方势力。 印度那边也得考虑。去年印度刚试射了 “烈火 - 5” 导弹,射程能覆盖中国全境,现在正憋着劲要搞第六代战机。如果中国把生产线给了巴基斯坦,印度肯定会加速从美国买 F-35,到时候南亚就成了新的军备竞赛场,咱们夹在中间反而被动。 其实现在的合作模式已经很稳妥了。巴基斯坦想买多少歼 - 10CE,咱们就卖多少,还帮他们建了维护中心,飞行员也来中国培训。去年珠海航展上,巴基斯坦空军的歼 - 10CE 编队表演完,直接宣布再增购 24 架,说明这种模式他们认账。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军工合作,讲究的是 “亲兄弟明算账”。中国帮巴基斯坦是情分,但不能把自家吃饭的家伙都送出去。真把生产线给了,万一将来关系有变化,或者技术被第三方拿去,哭都来不及。 看看美国对盟友多 “实在”:给日本的 F-35 生产线,核心的发动机还是得从美国运;给韩国的 “萨德” 系统,控制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中国现在这么做,不是小气,是吃过亏、长了记性,也是对自己的技术负责,对地区稳定负责。 所以说,歼 - 10 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不是信不过兄弟,而是这年头,手里的技术底牌,比什么都金贵。

0 阅读:2247

评论列表

墨痴

墨痴

25
2025-07-24 22:20

如果巴铁出得起价钱,不妨试一试给生产线,但核心技术不可轻传。

用户18xxx96

用户18xxx96

22
2025-07-24 21:35

就是信不过,一定要信不过!无论跟外人做什么生意,首先要照顾好自已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

南海美

南海美

13
2025-07-24 21:37

对呀作者说的一点没毛病,

品果

品果

2
2025-07-24 22:18

出现过跑技术了

咫尺天涯

咫尺天涯

2025-07-25 08:29

骁龙在国内没有装备,才会转让生产线,歼十C还是我们的主力战机,不可能转让生产线。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