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光惊天黑幕,过去5年,美医院至少“杀死”2万人并摘取器官 近日,美国《纽约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7-24 03:10:53

美媒曝光惊天黑幕,过去5年,美医院至少“杀死”2万人并摘取器官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揭露了医疗集团为了器官移植而大规模害死病人的内幕:过去五年间,美国医院利用一种叫“循环死亡后捐献”的模式,即从依靠生命支持系统的患者身上摘取器官。 这些病人的脑部活动明明还没停止,有些人还能呼吸、哭泣、眨眼,明显还是活着的。但医生认为他们已经濒临死亡,而且无法复原,于是便私自撤掉他们的维生系统,在他们还没咽气之前摘取器官!保守估计,目前至少有20000人因此枉死!明摆着侮辱人权! 这不是危言耸听!去年年初,42岁的霍金斯女士因为进食意外窒息陷入昏迷状态,入院接受治疗,期间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可就在她入院后仅仅5天,主治医师就以其“永远醒不过来”为由,通知家属准备后事! 而就在家属悲伤欲绝之际,主治医师便私自进入诊疗室,撤掉呼吸机,以患者的名义签署器官捐献协议,并现场为其进行心脏捐献手术。结果可想而知——外科医生在锯胸骨时,发现她的心脏还在跳,甚至有自主呼吸迹象。 更离谱的是另一名男患者,抢救时死死咬住呼吸管,哭着求生意愿强烈,可医院还是拔掉了他的维生设备。这哪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分明是器官收割的流水线。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不是有严格的医疗监管吗?抱歉,HHS(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调查直接打脸。他们审查了351例器官捐献案例,发现仅肯塔基州就有73名患者出现不符合死亡标准的神经系统体征,至少28人在器官采购程序启动时可能还活着。 更讽刺的是,这些违规操作背后,居然有器官捐赠组织(OPO)的影子——他们甚至会说服医生给患者注射吗啡、异丙酚等药物,人为加速死亡进程。 为啥美国频频出现这种案例?这里就得聊聊美国医疗系统的“特色”了!器官移植在美国是个年产值超百亿美元的大生意。一个肾脏移植手术费用动辄三四十万美元,而器官获取组织(OPO)作为中间商,不仅能拿到捐赠者的个人信息,还能从每例移植中抽取巨额佣金。 以健耕医药为例,他们生产的肾脏灌注箱占据美国95%的市场份额,每个箱子售价十几万,耗材每次也要上万元。 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医院和OPO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产业链:医生提前摘取器官,OPO快速转运,移植中心高价卖出,三方分赃,皆大欢喜。 更魔幻的是美国的“死亡定义”。按照DCD(循环死亡后捐献)标准,患者在撤掉维生系统后只需等待2-5分钟就能宣布死亡并摘取器官。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医院为了抢时间,把观察时间压缩到几十秒。比如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规定要等五分钟,可基层医院为了多拿器官,常常“灵活变通”。 更绝的是,有些医生会故意降低患者的治疗优先级,把原本有救的病人拖成“不可逆转”状态。毕竟在他们眼里,一个脑死亡的患者可比活人值钱多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数据不会说谎。过去五年,美国DCD捐献案例增长了60%,而同期移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率上升了30%。 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正在向其他国家蔓延。印度的“肾脏村”、菲律宾的器官黑市,背后都有美国资本的影子。毕竟在资本家眼里,只要能赚钱,道德和人命都是可以牺牲的。 最讽刺的是,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人权卫士”,可在器官移植这件事上,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比某些第三世界国家还不如。 在中国,器官捐献必须同时满足脑死亡和循环死亡标准,且全程有红十字会监督。而美国呢?为了器官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杀人。这哪里是医疗进步,分明是文明的倒退。 当然,咱们也别忙着幸灾乐祸。资本的贪婪是全球性的,只要有利益存在,类似的悲剧就可能重演。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建立更严格的监管体系,把生命的价值放在金钱之上。可惜在美国,这事儿比登天还难——毕竟,能让两万人枉死的医疗系统,背后站着的可是整个资本集团。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