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恐怕要气急败坏了!他们既不敢真的动手,也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原本组织了19国联合军演想展示实力,结果先是被中国的815型电子侦察船近距离监视,随后052D驱逐舰又直接穿过演习区域,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在印太海域,一场大规模联合军演拉开帷幕,美澳等国试图秀肌肉,却没想到中国海军以合法行动轻松应对,留下诸多悬念:美方计划还能撑多久? 我们都知道,美澳主导的“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从今年7月13日就开始了,地点主要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海岸外和珊瑚海一带,参与的国家足有19个,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啥的,总兵力超过3.5万人。这场演习规模不小,涉及海陆空多域作战训练,像模拟登陆、导弹拦截、反潜战这些内容,表面上说是加强军事协调,实际上就是想在印太地区刷存在感,巩固影响力。 美方派出了航母打击群,比如“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还有F-35战机啥的,澳方也出动了不少驱逐舰和地面部队,其他国家跟着凑热闹,交换情报,调整战术。整个演习持续到8月初,覆盖澳大利亚北部和中部多个区域,强调危机应对。说白了,这么大阵仗,就是冲着周边形势来的,想通过展示实力来施压某些国家让步,顺便维护他们在这一片的霸权地位。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刚开场没几天,中国海军的行动就让他们有点下不来台。 具体来说,7月14日,中国海军的815A型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舷号793,就出现在公海边缘区域。这艘船装备先进,带有天线阵列和电子监听系统,能捕捉军演中的雷达频率、通信数据、导弹制导信息啥的。它停在那儿,实时记录这些关键情报,完全是合法行使航行自由权利。美军和澳军一看这情况,警报都拉响了,但也没辙,因为公海上谁都不能随意驱赶人家。 要是硬来,反倒给自己扣上破坏和平的帽子,在国际上丢人现眼。更别说,这情报被收集走,对他们的装备参数和作战模式是多大损失,简直赔本买卖。紧接着,052D型驱逐舰“桂林”号,舷号164,也加入进来,直接穿越演习外围海域。它带着相控阵雷达,扫描周边,还配有导弹发射管,直升机,形成完整编队。中国海警船4203号也伴随护航,整个行动有理有节。 结果军演的实弹射击得暂停,队形得调整,时间表延后,参演部队协调起来乱套了点。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船“特蕾莎·马格班努阿”号在那附近监测,还发无线电警告,但中国编队没搭理,继续任务。这事儿发生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距离卡布拉岛西边69.31海里,范围覆盖数百公里。美澳那边只能干瞪眼,澳方通过媒体发点牢骚,但也没升级,因为和中国经贸关系重要,得掂量掂量。 从这事儿看,中国海军的回应很稳当,利用先进技术和国际法,维护了国家利益。美澳想通过军演威慑,结果反被合法监视搞得被动。这暴露了他们在公海上的局限性,无法随意排斥别人正常活动。参与的其他国家也各有心思,一些小国本来就是跟着混的,现在开始琢磨值不值,怕惹麻烦。澳方作为主办国,本想提升影响力,但经贸现实让他们保持克制,没敢闹大。 整个事件让大家看到,在印太地区,军事博弈得讲规则,中国以实力捍卫主权,同时保障地区稳定。长远来说,中国会继续加强海军建设,在类似场合用行动回应挑衅,确保发展权益不受干扰。任何试图遏制的势力,都得好好想想后果。中国有信心应对挑战,推动各方重视对话合作,让和平成为主流。 美澳等国总爱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名义上训练,实则针对性强。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轻易被吓住。815型船和052D舰的出现,不是挑事儿,而是正当防卫,收集公开情报,符合国际惯例。过去几年,像2023年的“护身军刀”演习,中国也派船监视过,美澳也没法子。这次2025年又来,说明他们没吸取教训,还想老一套。 中国海军的装备越来越先进,815A型有X波段雷达,电子支持系统,052D有强大火力,这些都是自主研发成果,体现了科技自立自强。军演规模虽大,19国3.5万人,但质量不一定顶事儿。中国行动后,演习虽继续,但影响明显,部队得重新组织。澳方媒体酸溜溜地说监视船来了,但也没实质动作,因为知道和中国合作重要,经贸额摆在那里。其他国家像日本、韩国,也得平衡中美关系,不想陷太深。 这事给美澳提了个醒,霸权主义行不通了。中国崛起是事实,不会退让。未来类似军演可能还会有,但中国准备充分,通过战略部署和技术创新,守护海洋权益。
一个欧洲专家看了中美军事演习后发文这样说:从军事演习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的实力似乎
【36评论】【42点赞】
悠浪漾云
既然有能力了就得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政策才能彰显民主自由普世价值观,----美国佬手把手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