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某日,歌唱家关牧村不堪丈夫家暴,毅然提出离婚。王星军称:“离便离,但房子与孩子,你只能择其一。””可关牧村的选择却让王星军傻了眼。 关牧村,1953年出生在河南新乡一个满族家庭,童年生活很苦。母亲是音乐教师,教她唱歌,家里总有音乐声。可她十岁那年,母亲因胃癌去世,父亲也丢了工作,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关牧村和弟弟只能捡菜市场扔掉的菜叶,回家煮成糊糊吃。晚上饿得睡不着,她就喝凉水充饥,然后哼唱母亲教的歌。她小时候就爱唱歌,嗓子清亮,邻居都喜欢听她唱。这样的生活虽然艰难,但她靠唱歌给自己打气,也给弟弟带来点安慰。 长大后,关牧村初中毕业,去了天津一家钢锉厂当工人。工厂里机器响个不停,她却总在休息时间给工友们唱歌。1973年,天津市职工文艺汇演上,她唱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嗓子厚实又有力量,台下掌声不断。作曲家施光南看中了她的天赋,推荐她加入天津歌舞团。她从此开始专业训练,1978年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下子火遍全国,成了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她的歌声有种特别的温暖,很多人说听着她的歌就像回到家。 1983年,关牧村拍音乐故事片《海上升明月》,认识了比她小六岁的王星军。两人背景差不多,都有过苦日子,又都喜欢艺术,聊得特别投机。关牧村觉得王星军像个知己,拍戏时她常帮他,比如给他买吃的,或者请他到家里过年。1984年国庆节,两人结婚,婚后生了个儿子,日子一开始甜甜蜜蜜。可关牧村的事业越来越红火,频频登台演出,王星军却一直在小角色里打转,事业没啥起色。周围人开始说他是靠老婆吃饭,这话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结婚几年后,关牧村的事业如日中天,全国跑演出,舞台上光芒四射。王星军却还是没什么名气,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喝酒,脾气也变得暴躁。1988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关牧村35岁,特别疼儿子,甚至停下工作在家带孩子。家里开销全靠她,生活的担子却压在了王星军身上。他事业不顺,经常喝得醉醺醺回家,拿关牧村撒气。第一次动手,他打了她一巴掌,第二天清醒后道歉,保证再也不犯。关牧村为了儿子,选择原谅,可这只是个开始。 王星军的家暴越来越频繁,稍不顺心就动手。关牧村为了不让儿子受影响,一直忍着,没跟外人说。她觉得家丑不可外扬,默默承受着身体和心里的伤。1990年的一天晚上,事情到了临界点。儿子两岁,吓得躲在角落发抖,关牧村看着孩子的眼神,终于下定决心。她提出离婚,王星军冷笑着说,房子和孩子只能选一个。她毫不犹豫选了儿子,收拾几件衣服,带着孩子离开,净身出户,连房子都没要。王星军愣住了,没想到她这么果断。 离婚后,关牧村带着儿子搬到北京,租了个小房子,生活很拮据。她白天忙演出,晚上给儿子做饭,有时候钱不够,只能吃剩饭。她给儿子改了名字,叫关添元,希望他未来能添福添元。1991年,她登上央视春晚,唱《祝酒歌》,歌声依旧打动人心。她还参演了歌剧《屈原》,事业慢慢回暖。单亲妈妈的日子不好过,但她咬牙坚持,把对儿子的爱化成动力。她拒绝了很多人的劝说,没想过再婚,只想把儿子养好,事业做强。 1994年,关牧村在一场文化活动上认识了江泓。江泓是经济学博士,做过湖北省高官,也是她的歌迷。他去看她演出,主动帮忙联系场地,还常去她家探望。一次,关牧村钱包被偷,没钱买菜,江泓就陪她吃简单的面条,还夸她手艺好。江泓对她儿子特别好,带他去公园玩,教他读书写字。关牧村起初对感情有阴影,但江泓的真诚让她慢慢放下戒心。1998年,两人结婚,江泓把关添元当亲儿子养,给了他们母子一个温暖的家。 婚后,关牧村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她多次登上央视春晚,2009年还开了全国巡回演唱会,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时,台下观众跟着合唱。她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拿了金唱片奖,成了中国女中音的代表人物。江泓一直支持她,帮她打理生活琐事,让她能专心唱歌。关添元长大后考上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后来去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做了茶叶公司董事长。关牧村的父亲也在她的撮合下再婚,晚年生活安稳。 如今,关牧村已经七十多岁,和江泓住在一处养老院,日子平静又幸福。她还常去敬老院唱歌,2024年春晚,她唱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嗓音还是那么有力量。王星军后来改行做导演,拍了《丝绸之路》《阿曼尼莎汗》等片,事业有了起色,但他一直单身,定居美国,偶尔和儿子联系。关牧村从没后悔离婚,她说那是最正确的选择,让她和儿子都过上了好日子。 关牧村的故事让人感慨,一个女人从苦日子走出来,靠歌声改变命运,又在婚姻的低谷里果断止损,找到幸福。她的经历是不是让你有啥想说的?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的看法,或者分享你听过的她的歌!
1990年的某日,歌唱家关牧村不堪丈夫家暴,毅然提出离婚。王星军称:“离便离,但
玄光旅
2025-07-23 20:58:22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