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已打进红军城!俄军从南部打进城区,因为乌军前线守备步兵已耗尽,俄军突击部队趁机进城。
乌军守红军城的,是第155机步旅和第68猎兵旅。城西的科特林村附近,乌军是第32机步旅和一些独立营,堵住铁路并保护M30高速公路。总得来说,这些兵力已严重不足。 前者在法国培训时逃兵就跑了1700人,补充的新兵连“豹2A4”坦克的弹药舱都找不到;后者虽说有“猎兵”名号,可顶级无人机操作员“萨巴”刚被俄军炸死,剩下的弟兄只能抱着AK-74步枪干瞪眼。 乌军在城西科特林村布防的第32机步旅更惨。这个原本满编3500人的部队,如今能扛枪的不到1000人,还得同时守铁路和M30高速公路。 不仅如此,他们手里的“海马斯”火箭炮还只剩3发炮弹,连给俄军装甲车队挠痒痒都不够。 俄军侦察机每天在头顶转20多圈,把乌军阵地摸得比自家后院还清楚,连炊事班几点生火做饭都能算准。 而俄军这招“农村包围城市”玩得更是溜。他们先用光纤无人机群把乌军通讯切成“雪花屏”,接着让第76空降师的“终结者”战车开路,直接碾过乌军的反坦克壕。 他们海军在M30公路埋了300多枚“柳叶刀”巡飞弹,专等乌军补给车队露头——7月12日那天,一辆载着弹药的卡车刚拐过弯道,就被3架无人机追着炸成了废铁,司机连跳车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不得不说,乌军兵力枯竭到啥程度了。第155旅的残兵躲在废弃工厂里,连包扎伤口的纱布都得用旧报纸代替;第68旅的士兵为了抢一口罐头,差点在战壕里打起来。 讽刺的是,乌军指挥部明知道红军城守不住,却还在广播里喊“战至最后一人”——结果前线士兵偷偷用无人机拍到,旅长的吉普车早在三天前就往西开了,车斗里还堆着成箱的伏特加。 俄军的“火力覆盖”更是把乌军打成了“地鼠”。每天5800发炮弹像雨点一样砸下来,连地下5米的掩体都能震塌。 红军城的失守,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了第一块。俄军现在能顺着M30公路直扑克拉马托尔斯克,那里可是乌军在顿巴斯的最后一个后勤中心。 要命的是,俄军在苏梅方向集结的11万大军,已经把乌军第117旅逼得每天后退5公里——这哪是打仗,分明是乌军在给俄军“让路”。 泽连斯基的办公室还在发声明说“局势可控”,结果前线士兵在Telegram上直播撤退:有人背着战友的尸体蹒跚前行,有人把勋章扔进壕沟,还有人对着镜头竖起中指。
这场战役的本质,是乌军“北约化”改革的彻底破产。花大价钱买来的西式装备,在俄军的“饱和打击”面前成了摆设;所谓的“精锐旅”,不过是用逃兵和新兵拼凑起来的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