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反复来

文史小将 2025-07-23 15:34:50

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反复来中挑毛病,让中国人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理他们对我们来说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没人申办了又想起中国,网友说“别好了伤疤忘了疼”,这话实在在理。 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原本中国是被正式邀请参赛的,但由于美国的强烈压力,国际奥委会决定让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 尽管咱们方面不断进行交涉,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要求,但最终得到的只是含糊其辞的回应。 在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下,中国最终决定放弃参赛,这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次抵制奥运会。 到了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时,情况依旧复杂。加拿大虽然曾向中国发出邀请,但美国的干涉使得台湾也被允许参赛。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背景更加复杂。 那时,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反对,而美国更是率先宣布抵制。 直到1979年,国际奥委会在名古屋会议上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终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我们才派出代表团正式参加。 尽管参赛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干扰,但要成功申办奥运会,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国际舞台上一次显著的胜利。在筹备过程中,国际奥委会依然没有放过中国,对场馆和设施提出了不少的挑剔和质疑。 到了2022年冬奥会,中国再次用顶级的组织能力证明了自己。 即便如此,国际奥委会的态度依然耐人寻味。 如今,愿意申办奥运会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国际奥委会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仿佛中国理应承担起“救火队员”的角色。 这背后,也许有一些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低估。 中国一贯的谦逊和礼貌,往往让一些人误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觉得可以轻易地利用中国。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需要用每一次亮相去证明自己的国家了。 从办赛能力上来说,中国如今已经是公认的顶尖水准。 中国虽然有时没有表现出强硬的姿态,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反击的能力。 恰恰相反,这反映了中国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节奏、规则来行事。 在与其他国际组织打交道时,中国始终强调平等与互相尊重,而非一味妥协和讨好。中国已经不再是任何外部势力可以轻易左右的对象,不应该成为国际组织的附庸。 面对国际奥委会再次伸出的橄榄枝,我们的立场应该是明确的。如果国际奥委会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摒弃那些算计与偏见,真正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合作,那么办与不办奥运会的问题是可以商量的。 如果依旧抱有“理所当然”的心态,企图让中国为他们的困境买单,那我们就不必理会。

0 阅读:47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