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了!”北京商场举办“单手抓金”的活动,不料,被一男子成功抓起一根25斤重的金条。男子正准备拿走,却被商场阻拦:“这不是送给你的,是让你体验一下重量。”男子被气笑,说商场玩不起,法院这么判了! 故事要从2021年北京一家商场说起,许多人或许还记得商场里一度火爆的“单手抓金”活动。游戏规则听起来极具诱惑力:但凡能单手从一个小孔里,将一块重达25斤的金条拿出来,就能直接带回家。 一对年轻情侣闲逛时,恰好遇上了这场挑战。宣传语“挑战金条,非你莫属”十分醒目,透明箱体里的金砖更是沉甸甸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小伙子抱着一试的心态伸出手,没想到他竟真凭着一股巧劲儿,将那块25斤重的金条稳稳地提了出来。 现场瞬间沸腾,围观者一片叫好。小伙子自己也喜出望外,按当时金价估算,这笔天降横财足有几百万,简直是“一夜暴富”的剧本。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畅想,一旁的工作人员脸色却沉了下来,冷冷地拦住他:“先生,金条不能带走。我们从未承诺过拿出来就能赠送,这只是一个体验活动,让大家感受一下金砖的重量。” 这番说辞让小伙子气不打一处来。他回头再看宣传语,确实没有白纸黑字写明“赠与”,可“非你莫属”这样的字眼,显然充满了强烈的暗示与误导。女友在一旁小声劝他,商场怎么可能真白送几百万。可他心里就是憋屈:挑战成功,为何不能争取? 北京小伙的遭遇远非孤例,相似的剧本,早已在全国各地上演。2022年,山东一位壮汉同样成功抓起金条,金店却说他“侧举触犯规则”,剥夺了资格。天津也有一位男士,因不忿将商场告上法庭,最终还是败诉而归。 显而易见“单手抓金”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套路。商家利用模糊的规则和文字游戏,将“最终解释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无论挑战者如何努力,商家总能从规则的犄角旮旯里,找出拒绝兑奖的理由,一副“我玩得起,但你赢不起”的姿态。 面对这种近乎公开的“虚假宣传”,北京小伙不肯罢休,他联系了媒体,并向监管部门投诉。结果商场因宣传不当被处以罚款,可金条小伙子终究还是没能拿到。 那么法律的天平又会偏向哪一边呢?天津的判例给出了冰冷的答案。法院认为仅凭一句“挑战金条,非你莫属”的营销口号,不足以证明商家有明确的“赠与”意图。法律上构成赠与,需要清晰的要约和承诺。 而在这类活动中,双方既无书面合同,也无明确的口头约定,商家更没有张贴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赠与告示。这意味着法律对“赠与”的认定极为严苛,一句煽动性的广告语,并不能构成一份有约束力的合同。 短短几年前“单手抓金”还是各大商场吸引人气的“流量密码”,可谁知它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已在市面上销声匿迹。一场看似“豪横”的营销狂欢,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商业算计与法律困境? 从兴起到消失,“单手抓金”活动的生命周期,恰恰印证了商业诚信的价值。商家为博眼球,设计噱头本无可厚非。可是用模糊信息制造“口头承诺”的假象,在消费者成功后又立刻翻脸,这种行为严重侵蚀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尽管从法律上讲,挑战者或许难以赢得官司,但商家在道德和信誉上,早已输得一败涂地。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穿了这层“皇帝的新衣”,当监管的介入也让这种小聪明无处遁形,这类靠文字游戏赚吆喝的活动,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最终只能“一夜消失”。 说到底诚信才是最硬的通行证。商家若想赢得长久的口碑,靠的绝不是花哨的噱头与随时准备收回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诚意。这道“诱惑”与“欺骗”的边界,最终还是由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法则划定的。一时的热闹终将散场,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真正立足。 信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24194301287236110/
“玩不起了!”北京商场举办“单手抓金”的活动,不料,被一男子成功抓起一根25斤重
孤独背影映残阳
2025-07-23 14:25:5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