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研发北斗系统时,美国曾放话,称必要时可以直接摧毁北斗卫星。可中国成功用导弹清理了一颗废弃卫星后,迅速推进北斗的大规模部署。从那以后,美国再没公开提过要打北斗。 孙家栋是中国航天的一面旗帜,1929年出生在辽宁瓦房店,从小就对技术着迷。1940年代,他在哈尔滨读书,学土木工程,后来转到汽车系,亲手拆装引擎,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工程功底。1951年,他被公派到苏联,进了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专攻飞机设计。课堂上他埋头记笔记,实验室里琢磨空气动力学,毕业时拿了个金光闪闪的奖章。1958年回国,他一头扎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导弹研发,1967年成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设计师。那时候,中国航天底子薄,他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设计,硬是把中国第一颗卫星送上天。 1990年代,北斗项目启动,孙家栋挑大梁。当时中国用的是美国GPS,1993年“银河号事件”让大家看清了风险——中国货轮被美国用GPS定位拦截,吃了大亏。孙家栋和团队下定决心,要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他带着一群年轻人,从轨道设计到信号处理,啥难啃啥,硬是把北斗一号弄出来,覆盖亚太。孙家栋不光自己干,还培养了一堆后辈,教他们怎么啃硬骨头。他的贡献不只是技术,还有那股子不认输的信念,带着北斗从无到有,硬生生站上世界舞台。 2003年,美国军方放话,说要是有冲突,北斗卫星分分钟给你打下来。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美国GPS当时称霸全球,他们有技术也有底气。中国那会儿北斗刚起步,卫星没几颗,技术也还在摸索,压力山大。可中国航天人不是吓大的,2007年1月11日,中国用一枚动能拦截导弹,直接把一颗863公里高空的废弃卫星给干碎了。这手绝活震住不少人,证明中国有能力打卫星,也能护自己的卫星。从那以后,北斗二号的组网速度跟开了挂似的,2007到2012年,十多颗卫星接连上天,覆盖了亚太地区。 中国还给北斗系统加了保险,设计了三种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总共几十颗卫星,哪颗出问题都不至于瘫痪。地面还有备份卫星,随时能发射补位。反制手段也没少,中国后来搞了DN-2、DN-3导弹,能打各种轨道的卫星,还有激光武器和共轨卫星技术,专门对付太空威胁。北斗卫星本身也硬,装了抗干扰天线和加密处理器,电子战也难不倒它。地面增强站遍布全国,信号精度能到厘米级。美国看中国这架势,慢慢不吭声了,国际上也开始用北斗,泰国、巴基斯坦都成了用户。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上天,全球组网正式完成。55颗卫星覆盖全球,非洲农民用北斗种地,东南亚渔船用北斗导航,南极科考队靠北斗定位。北斗不光能导航,还能发短信、报时,功能多到飞起。系统还留了后手,备用卫星随时待命,两个月就能补网。全国的地面增强站密密麻麻,信号没了也能靠地面系统顶上。北斗芯片全是自主研发,不怕国外卡脖子。现代战争里,导弹、飞机、军舰还能用惯性导航、地形匹配,北斗只是实力的一部分。 孙家栋如今90多岁,还在关心北斗的未来。2024年,他还在航天会议上翻资料,提建议,规划2035年的北斗升级。下一代北斗卫星2029年就开发射,技术更牛,覆盖更广。国际上,120多个国家用北斗,美国想动北斗得掂量掂量,国际法和舆论都不允许随便炸民用卫星,盟友也不会干看着。中国的太空反制能力也让美国忌惮,激光武器、反卫星导弹都不是吃素的。北斗的成功,靠的是航天人几十年的硬干,孙家栋和团队用实力告诉世界,中国人搞出来的导航系统,谁也别想轻易动!
当年中国研发北斗系统时,美国曾放话,称必要时可以直接摧毁北斗卫星。可中国成功用导
杰彦评娱乐
2025-07-23 12:5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