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卡扎菲被处决后,一张少见的画面,他的遗体和五儿子穆塔西姆被摆放在米苏拉塔的一家肉店中,当时,不少人围在旁边,看着这位曾经的“北非霸主”落得如此下场。
“权力这东西,沾多了就容易走偏,要是全抓在手里,那就彻底变味了。”
没错,2011年那会儿,利比亚赶上“阿拉伯之春”的风潮,内战闹得沸沸扬扬,卡扎菲那四十多年的独裁统治终于被打破了。
这位在北非横行霸道的大人物,最后在苏尔特被抓,直接宣告了他人生的结束。
他这一走,不只是一个暴君的落幕,也带走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再看看卡扎菲和他的宝贝儿子穆塔西姆,两人躺在米苏拉塔一家破旧的肉铺里,那场景,既不是追悼会,也不是展览馆,就是一间弥漫着肉腥味和血腥味的小店铺。
人群挤得水泄不通,有人忙着拍照,有人开口就骂,还有人沉默不语。
大家就这么盯着,曾经那个穿军装、说大话的风云人物,现在却盖着一块破布,满脸血迹,眼神冷得像冰块一样。
肉铺老板是个老经验的人了,当年卡扎菲刚崛起的时候,他就亲眼见过他如何一脚踢翻旧政权,像玩儿一样挥霍石油钱,还有那一手压制反对声音的“强硬手段”。
老板站在那儿,就像看着一场大戏结束后的满地狼藉。
以前,他也为国家富足感到骄傲过,可后来那种压迫感,啧啧,真不好受。
这不,那个让利比亚人民情绪起伏不定的卡大爷,现在安静地躺在老板的店里。
街上的人都在议论纷纷。
有人笑嘻嘻地说:“这家伙,总算完蛋了!”
也有人偷偷摇头:“就算是个坏人,走也要走得体面点吧。”
但历史这玩意儿,才不在乎什么体面不体面,它就喜欢留下那些血淋淋、火辣辣的场面,让后人反复讨论。
卡扎菲这个人,一会儿让利比亚富得流油,成了非洲的土豪老大,一会儿又搞得国家四面楚歌;他一会儿跟恐怖分子称兄道弟,一会儿又跟西方列强死磕到底;他是“革命英雄”,也是“独裁头目”。
结果呢,他一撒手,和平没等到,反而把利比亚拖进了更深的泥潭。
权力一旦空缺,地方上的武装势力就开始各自占山为王,战火像过年放鞭炮一样,连绵不断,一直持续到现在。
肉铺的门吱呀一声关上,米苏拉塔就被夜色完全笼罩。
卡扎菲虽然身体化作了泥土,但他的影子却还在人们心里久久不散。
一个时代说再见了,不代表新的时代马上就会出现。
真正的改变,哪是靠街头喊两嗓子就能实现的,得真正深入到老百姓的心里才行。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