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市场的格力空调卖疯了——仓库里囤了几十万台的货,没俩月就清空了,欧洲客商追着要追加订单,连格力海外团队都直挠头:“这需求比地中海的太阳还猛!”数据显示,欧洲市场销量同比暴涨300%,法国市场更夸张,直接涨了68%。可网上偏有人说风凉话:“这热销不正常”“欧洲人被坑惨了”。我就纳闷了——欧洲人又不傻,买空调图的是凉快舒服,凭啥放着质量好的不用? 说“不正常”的人,大概是没看过欧洲人这两年的日子。俄乌冲突闹得能源价格飙上天,欧洲家庭电费账单翻着跟头涨,这时候谁不想买个省电的?格力空调啥标签?“国家科技进步奖”得主,“一级能效”标杆,同样制冷量比欧洲本土品牌省20%电。我有个在意大利的朋友,去年装了台格力,夏天开26度,一个月电费比邻居的“欧洲名牌”少一半,他逢人就说:“中国机器,实在!”这哪是“不正常”,分明是欧洲人算过账后的精明选择。 再往深了说,欧洲人买的不是“便宜”,是“靠谱”。欧洲纬度高,冬天冷得刺骨,夏天热得像蒸笼,空调得能扛零下20℃启动,也得能在40℃高温下稳定运行。格力针对欧洲气候专门改了压缩机——低温制热效率提升30%,高温制冷噪音压到20分贝以下,比当地标准还严格。上次德国《明镜》周刊做过测评,格力在“极端天气适应性”那一栏直接拿了满分,评论区德国网友留言:“原来中国空调不是‘廉价货’,是‘耐用品’。” 当然,有人爱拿“俄乌战争带来机遇”说事。可机遇这东西,就像超市打折的鸡蛋——别人抢不到,你能抢到,那是你手速快;抢到了还能把鸡蛋做成蛋糕卖,那才是真本事。格力这些年砸钱搞研发,全球建了17个研究院,光是空调相关的专利就攒了10万多件。欧洲人不是突然“看上中国货”,是被格力用技术敲开了门。 说到底,欧洲市场的“格力热”,本质是中国制造业从“性价比”到“技术力”的升级。以前我们卖的是“便宜”,现在卖的是“好用”;以前别人挑我们,现在我们挑市场。那些还在阴阳怪气的,不妨去欧洲街头问问——哪个装了格力空调的家庭,会愿意换回费电又吵的旧机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董明珠的手机快被欧洲打爆了。不是空调卖不动,而是欧洲客商追着加单几十万
【1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