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有一个奇葩现象,当北约三十几个国家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等武器时,世

罗普娱记 2025-07-23 09:34:42

俄乌战争有一个奇葩现象,当北约三十几个国家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等武器时,世界上好像只有一个国家给俄罗斯支援炮弹,那就是中国的近邻朝鲜。 北约这边,美国带头,德国、英国、波兰这些国家紧跟其后,三年多时间砸进去3630亿美元,光2024年一年就给了500亿欧元。 美国一个国家就占了乌克兰武器进口的45%,什么M1A2坦克、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导弹,全是顶尖货。 乌克兰军队从战前的24万人暴增到90万,装备清一色北约化,连单兵口粮都是美国大兵同款。但问题也来了,这么多武器堆在乌克兰,最后能有多少真正上战场? 欧洲国家自己炮弹库存本来就不多,2023年承诺给乌克兰100万发炮弹,结果只给了30万发,达成率才30%。 更逗的是,美国援助的M777榴弹炮,因为乌军天天玩命开炮,炮管磨损太快,美国工厂产能跟不上,每月至少缺30根炮管,急得美军直跺脚。 而俄罗斯这边,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原本的武器供应链断了一大半。这时候朝鲜的“雪中送炭”就显得格外关键。 根据韩国情报部门的消息,朝鲜通过铁路和海运往俄罗斯运了至少2.8万个集装箱的炮弹,保守估计超过1200万枚。 这些炮弹正好适配俄军的苏制火炮,像152毫米榴弹、122毫米火箭弹,全是战场上消耗最快的硬通货。 最夸张的时候,俄军前线部队60%的炮弹都来自朝鲜,某些炮兵连甚至100%用朝鲜炮弹,乌军在火力上直接陷入1:10的绝对劣势。 朝鲜的支援可不止炮弹。2025年初,朝鲜精锐的第11军团1.2万人开进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这些士兵原本是盯着韩国部署的,现在全被拉到俄乌战场练手。 他们带着朝鲜自产的170毫米“谷山大炮”和240毫米M-1991火箭炮,射程超过60公里,一炮下去能把乌军的碉堡轰成渣。 在苏贾战役中,朝鲜炮兵承担了30%的火力压制任务,谷山大炮直接把乌军精心修筑的防御工事炸成废墟,连俄罗斯媒体都感叹“朝鲜大炮改写了战线”。 更绝的是朝鲜的KN-23战术导弹,被戏称为“金斯坎德尔”,虽然精度一开始差得离谱,打出去能偏几公里,但经过俄罗斯技术升级后,直接变成了精确打击利器,专门用来点名乌军的指挥所和弹药库。 朝鲜这么卖力支援,俄罗斯自然得给好处。普京大手一挥,60亿美元外汇、9000多个集装箱的粮食和石油直接送到朝鲜,石油供应量是联合国制裁上限的两倍。 军事技术上,俄罗斯把伊朗提供的“见证者”无人机全套生产技术转给朝鲜,现在朝鲜每月能造2000架自杀式无人机,既能自己用,还能返销给俄罗斯支援前线。 更关键的是,两国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约定一方挨打另一方必须出兵支援,这等于给朝鲜上了一道“安全保险”。 有人可能会问,伊朗不是也给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和炮弹吗?伊朗送过30万发炮弹和几百架无人机,但跟朝鲜比就是小巫见大巫。朝鲜200多家军工厂开足马力,30%的产能就能满足俄军60%的弹药需求,伊朗那点支援连塞牙缝都不够。 而且伊朗主要提供的是无人机,炮弹数量和持续性根本没法跟朝鲜比。至于白俄罗斯,虽然送了几套BM-30火箭炮,但那都是零星支援,连朝鲜的零头都算不上。 朝鲜敢这么干,一是穷怕了。长期被国际制裁,粮食和能源短缺到老百姓饿肚子,军队训练都缺燃料。俄罗斯的粮食和石油一到,朝鲜工厂能转起来,士兵能吃饱饭,这比什么都实在。 二是想借机提升军力。俄罗斯把S-500防空系统、核潜艇技术都拿出来交换,朝鲜的导弹精度和无人机技术蹭蹭往上涨,连韩国都慌了神,生怕哪天朝鲜的无人机铺天盖地飞过来。 三是政治上要站稳脚跟。在联合国里,朝鲜每次都替俄罗斯说话,把“特别军事行动”说成是“正义之举”,摆明了要跟西方对着干。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北约的武器虽然先进,但架不住乌克兰消耗太快,欧洲国家自己都快掏空家底了。反观朝鲜,用海量炮弹和不怕死的士兵,硬生生在战场上给俄罗斯续了命。 这种支援,表面上看是朝鲜在帮俄罗斯,实际上是两个被西方围堵的国家抱团取暖。 未来这场仗怎么打,朝鲜的角色只会越来越关键——毕竟在消耗战里,炮弹管够比什么高科技都实在。

0 阅读:0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