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又乱了,但这次中国没出手。为什么?
2024年12月,阿萨德政权在一场闪电式攻势中倒台,大马士革上空被以色列导弹点亮,总统府、国防部齐齐中弹,爆炸声盖过了新政府的就职宣言。
以色列防长卡茨当时说得很直接:“警告已经结束,接下来是真打。”一句话,把叙利亚临时政权朱拉尼政府打回了现实。
中国没像往常一样第一时间“强烈谴责”。没有“坚决反对”,没有“严正抗议”,外交部发言人只是说: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受到尊重,现在不宜采取升级局势的行动。
这一“语焉不详”的表态,外行人看着冷淡,内行人却知道,这是一种高度精准的外交“钝感”:不吵不闹,但信息量极大。
朱拉尼是谁?他配中国表态吗?
时间回到2024年年末,大马士革被“沙姆解放组织”攻下,阿萨德政权覆灭,掌权的人成了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一个曾被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叛逃自“基地”的圣战头子。
上台后他换下长袍穿上西装,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演起了“打击恐怖主义”的戏码。但还没来得及骗完全世界,他就把剧本撕了。
国防部发文授衔,一口气把6个“东突”武装头目封为“将军”“师长”,其中就包括中国通缉多年的“胡达贝尔迪”——一个在新疆制造血案、被列入联合国制裁名单的核心人物。
朱拉尼根本没打算遮掩。他知道是谁帮他打下江山,也知道该怎么“还人情”。问题是,这份名单不仅是对中东的挑衅,更是对中国的试探。
恐怖分子披上军装,就能变成国家权力?
今年3月,这些“东突”武装分子开始公开亮相。他们出现在叙利亚西部阿拉维派聚居区镇压行动中,3天屠杀1800人,大量妇女儿童被当街枪决。是的,这就是朱拉尼口中的“国家队”。
而对这一切,中国没有发表“强烈谴责”,而是在联合国会上点了名,明确表达对“叙境内外国恐怖势力渗透”的关切,并“敦促临时政府打击被安理会列名的东突组织”。
话说得轻,却步步踩到点上。不喊口号,但方向明确:中国不会再把朱拉尼的政权当作叙利亚合法的代言人。
真正的叙利亚,不在朱拉尼手里
7月,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爆发德鲁兹人与贝都因部落的激战,造成248人死亡。政府军刚刚介入,以色列又来了。
这次他们说,是为了“保护德鲁兹人”。但导弹落点依旧精准,炸的还是总统府和国防部。表面上说是人道干预,实际上打的就是政权中枢。以色列这不是插手内战,而是明确清场。
美国呢?前脚刚在沙特跟朱拉尼握手称兄道弟,特朗普还叫他“真汉子”;后脚就装聋作哑,只发了个“深表关切”的模板回应——一句话的“远离现场”。
俄罗斯?手还搭在拉塔基亚的空军基地,海军港口还挂着旗。但自从阿萨德被推翻,俄军主力基本撤离,只留下象征意义。
土耳其也没得好处,本想着叙利亚稳定能带动经济增长0.6%,结果一朝回到解放前。现在只能象征性地发点声明,没人真信它会出兵护什么德。
而本来对叙利亚重建跃跃欲试的中国,如今彻底关上了门。
牛新春教授早就说过,叙利亚重建得投进至少1000亿美元,而中国原本是最合适的投资方。但朱拉尼那份“封官授衔”的名单等于明牌切断了一切合作可能——这不是对话窗口,这是恐怖分子的任命书。
“主权”不是谁都能拿来当挡箭牌的
现在的叙利亚,谁还敢叫它“国家”?朱拉尼不是总统,他只是一个穿西装的头目。他手下不是军队,是部落+佣兵+国际极端组织的混编武装。他给“东突”发军衔,不是国家荣誉,是庇护令。
而这种庇护,不可能获得大国认同。
中国选择沉默,不是默认局势,而是在给自己,也在给世界,划一条红线:主权不能当遮羞布,恐怖分子不能合法化。你要是坚持把政权构建在极端主义和血债之上,那外交话语权也别想拿到。
以色列为什么这次敢直接打国防部?因为朱拉尼已经让大国默认:这不是一个国家防务机构,这是恐怖分子武装据点。
特朗普为什么不吭声?因为美国自己也开始意识到,这个“合作对象”已经快失控。
而中国,只是不再重复“反对武力”了。这不是态度变软,而是立场更硬。我们不再去争谁该执政,而是盯住一点:谁敢养“东突”,谁就别想以“主权”之名挡枪。
写在最后
叙利亚从没真正稳定过。但“朱拉尼时代”,可能是它最靠近崩塌的一次。
中国没出兵、没表态、没干涉,但这不代表没有影响。恰恰相反,当中国不再“出手”的那一刻,就是朱拉尼最该警觉的时候。
因为大国的沉默,比指责更重。没人再承认他是叙利亚的未来,也没人打算再为他的统治兜底。
玩火者,终将自焚。这是叙利亚的现实,也是未来的预告。
参考资料:《 大乱斗,阿拉伯民兵参战,阿萨德旧部也要起义,以色列捅了马蜂窝-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