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终于反击了,接连2名在华美国高管被曝禁止离开中境内,美方急疯了:这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毛晨月,另一个则是美国商务部专利商标局人员,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美籍华人。 先说说富国银行的毛晨月。她在国际保理圈混了十几年,说白了就是跨国生意的资金管家。美国企业在华赚了钱要转回去,中国企业想在美国进货需要资金周转,很多时候都得经过她手。 2008 年金融危机那会,富国银行能扛过来,靠的就是这种跨境资金业务撑着。现在她被限制离境,等于美国企业在华的资金通道被卡了一下,华尔街能不急吗?消息一出,富国银行股价跌了 3.7%,因为他们在华有 1.2 万亿资产,这可不是小数目。 另一个被限制的是美国商务部专利商标局的人,名字没公开,但这人权力大得很。大家还记得中兴被美国禁售芯片、华为被踢出 GMS 服务不?这里面都有这个部门的影子。 这些年美国拿知识产权说事儿,发起的 300 多起 “337 调查”,一半以上都经过他们的手。现在这人被留下,硅谷的科技公司坐不住了,好几家准备来华参展的,连夜把行程给取消了。 为何美方急得跳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声音都变了,说这是 “没道理的扣押”,驻华使馆的照会一份接一份地递。 可他们忘了,2018 年孟晚舟被加拿大扣了一千多天,美国当时啥态度?现在轮到自己人被依法调查,就受不了了。路透社都看不下去,在报道里说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美国这几年把国内法当狼牙棒使,《云法案》能让微软把爱尔兰服务器的数据交出去,《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想拦谁的收购就拦谁。 2022 年美国联邦调查局查得州一家中资光伏企业,说威胁电网安全,最后啥也没查到,可那家企业损失了 20 亿美元订单。现在中方依法办事,不过是用他们的方式回敬而已。 就说毛晨月涉及的刑事案件,据传和 2023 年的跨境洗钱案有关。有美国企业通过她的保理通道,把在华的非法所得转到离岸账户,涉案金额 47 亿元。这种事放美国,早就用 “长臂管辖” 抓人了。 2019 年法国阿尔斯通的高管皮耶鲁齐,就因为给印尼官员行贿被美国判刑,说白了就是帮通用电气吞并阿尔斯通。 那位专利商标局的官员,听说可能涉及 “专利审查泄密”,把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提前透给了美国竞争对手。这事儿美国也干过,2021 年他们起诉三名华裔科学家,说向中国传递敏感技术,最后查无实据也没道歉。现在中方查一查,合情合理。 再看国际利益这笔账。美国一边喊着 “脱钩”,一边 2023 年从中国赚走 5800 亿美元贸易顺差;一边限制对华芯片出口,一边去年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加工品占了他们总量的 83%。这种又想占便宜又想卡脖子的事儿,谁看不明白? 数据不会骗人,2024 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额降了 12%,可中俄贸易额涨了 41%,中欧班列开行量增了 28%。美国商务部自己都说,对华技术封锁让他们企业损失了 240 亿美元订单,而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 这时候把这两个人留下,意思很明显:你能卡我的芯片,我就能卡你的资金流动;你拿专利当武器,我就查你的审查黑幕。富国银行怕的不是毛晨月出事,是怕中国冻结他们在华的 1.2 万亿资产,那可是他们全球总市值的 17%。 国际舆论也在变。《金融时报》说 “美国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路透社列了 2010 年以来美国以 “国家安全” 为由扣押的 47 名外国公民,其中 11 人是华人。连美国前驻华大使博卡斯都在推特上写:“你用法律当武器,就得准备好别人也这么做。” 现在毛晨月还在配合调查,专利局那位的案情还在深挖。但大家都看明白了,中国不是在报复,是在重新定规矩:国际交往可以,但得守双方的规矩;你能用法律当武器,我就有司法主权。这种 “对等反制” 比加关税厉害多了,它戳破了美国 “法治灯塔” 的假面具,让全世界看看谁在遵守规则,谁在搞霸权双标。 说到底,这两个人的事儿只是个缩影。中美博弈的关键,不是谁赢谁输,是国际秩序谁说了算。中国这招,就是告诉世界:想好好打交道,就得按规矩来;要是想耍横,那咱就对等奉陪。 信息来源: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态,属于美国政府官方对外表态,可通过美国国务院官网、记者会实录等渠道核实。 美国商务部相关信息: 提及 “美国商务部专利商标局” 的职能及关联案例(中兴、华为事件),该部门为美国联邦政府官方机构,其职权范围、“337 调查” 数据等可通过美国商务部官网查询。
法新社报道:7月21日,针对美国商务部雇员被中国禁止离境。美国驻华大使馆警告称:
【1评论】【1点赞】
转角
这两个人被扣可不是简单的报复,很大可能牵涉刑事犯罪,我们国家做这种事绝对会提前占据大义占领道德至高点,绝对有铁证
枯木
人家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