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下场,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
朝鲜为了支持俄罗斯,几乎把家底都搬空了,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炮弹和火箭弹,还派出了精锐部队参战。
据韩国国防情报局报告,截至2025年7月,朝鲜已通过海运向俄罗斯交付超过2.8万个集装箱的军火,换算成152毫米口径炮弹总量超过1200万枚。
这些弹药直接支撑了俄军在哈尔科夫和顿巴斯的攻势,日均2万发的供应量足以满足俄军600天的作战需求。
朝鲜的军事援助不仅限于人力和常规弹药,还大规模生产KN-25型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这款火箭炮的威力和精度足以覆盖韩国全境。
朝鲜的军工产能同样惊人,其国内军工厂全负荷运转,一年可生产500万发炮弹。
相比之下,欧盟的“凤凰计划”要求2025年生产200万发炮弹,但上半年仅交付40万发,而朝鲜同期每月向俄输送60万发,并计划增至80万发。
朝鲜此举背后有明确的战略考量,希望通过支持俄罗斯换取能源、粮食和技术援助。
,朝鲜的外交豪赌面临多重风险,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国际社会的制裁压力持续加大,军事投入过度消耗国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外交策略更为审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奉行不结盟原则,明确表示不向冲突方提供军事援助。
在国际冲突中,如何在盟友关系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小国的激进外交能否真正突破战略困境?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