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报”总编为乌捐款超1亿美元! 被俄最高法院以“叛国罪”通缉,但却受到

归途赛车 2025-07-22 19:20:23

俄“新报”总编为乌捐款超1亿美元!

被俄最高法院以“叛国罪”通缉,但却受到北约保护,目前藏身荷兰“安全屋”!

2021年,俄罗斯《新报》主编德米特里·穆拉托夫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和菲律宾记者玛丽亚·蕾莎一起,因为他们"敢说真话"。

谁能想到,不到三年后,这位"俄罗斯良心"竟然被自己国家通缉,罪名是"叛国",现在躲在荷兰,受北约保护。

穆拉托夫办的《新报》在俄罗斯是出了名的"敢写",他们专门调查政府腐败、战争黑幕,结果6名记者因此被杀,最惨的是2006年遇害的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

但即便如此,穆拉托夫还是坚持办报,在夹缝中求生存。

转折点是俄乌战争,2022年2月后,俄罗斯收紧媒体管控,《新报》先是被要求删掉战争报道,后来干脆停刊,穆拉托夫做了个大胆决定:把自己的诺贝尔奖奖牌拍卖了,筹了1亿多美元,全捐给乌克兰难民。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俄罗斯政府立刻把他列为"外国代理人",后来直接按"叛国罪"通缉,现在他只能躲在荷兰,靠北约保护。

得奖那会儿,俄罗斯官方还说"为同胞骄傲",结果现在成了"叛国贼",这变脸速度也太快了。

穆拉托夫自己说,逃出国时就带了两样东西:同事们的联系方式,和那位被杀女记者的采访笔记,"前者是现在,后者是过去,但没有未来,"这话听着真让人心酸。

这不是穆拉托夫一个人的事,现在全世界都在看:俄罗斯说他是"叛徒",西方国家却把他当英雄保护,国际刑警组织都拒绝发红色通缉令,觉得这是政治迫害。

更讽刺的是,虽然人跑了,《新报》还在办国际版,穆拉托夫用加密通讯指挥报道,俄罗斯国内居然还有人能通过特殊方式看到,政府越封杀,这些新闻反而越多人想方设法要看。

穆拉托夫的故事让人想起一句话:"在战争时期,真相是第一个牺牲品,"但更可怕的是,现在连说真话的人都成了牺牲品。

俄罗斯的做法其实很老套:先允许媒体存在,显得自己"开明",等真遇到危机,立马翻脸不认人,但这次不一样的是科技让事情变复杂了,政府可以封杀报纸,但拦不住网络传播,能把记者赶出国,却挡不住他们继续发报道。

最让人纠结的是那1亿美元捐款,你说他做得对不对?

帮难民当然对,但这钱也让俄罗斯抓住了把柄,说他是"西方走狗",现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做点好事都可能被说成别有用心。

穆拉托夫办公室有个镇纸,上面刻着《新报》的宗旨:"我们报道黑暗,但不贩卖绝望,"现在他躲在安全屋里,这句话显得特别心酸,我们总说"新闻自由",但真到了关键时刻,连诺贝尔奖得主都得逃命。

这不禁让人想:如果一个社会连真话都容不下,那这个社会还健康吗?

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报道真相,我们普通人至少该做的是:珍惜他们带来的信息,别让真话真的成为"奢侈品"。

你怎么看待穆拉托夫的行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0
归途赛车

归途赛车

归途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