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敌人打碎颅骨,身体冰凉,动弹不得。战友们看了一眼,摇头,抬起他,随手丢进弹坑,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22 16:40:07

被敌人打碎颅骨,身体冰凉,动弹不得。战友们看了一眼,摇头,抬起他,随手丢进弹坑,用土一掩。可他们没想到,被打碎颅骨的车耀先竟然没死。在弹坑里,他躺了一天一夜,没吃没喝,连呼吸都微弱得像尘埃。第二天,一声呻吟惊动了路人——他还活着!这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男人,成了四川革命史上一段活着的传奇。 车耀先1894年9月出生在四川大邑县一个普通小贩家庭,从小家境一般,没读多少书,十一岁就开始自己挣钱,挑着货担走乡串户卖火柴小物件。脚底磨出泡,他也咬牙坚持,每天往返二十多里路,就为那点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十四岁去重庆一家商号当学徒,八年时间里从早忙到晚,搬货擦柜台,尝尽底层苦日子,也亲眼看到贫富差距有多大。辛亥革命后,1912年他投身川军,从普通士兵干起,穿上军装扛起步枪,参与军阀间的多次打仗。一步步升到班长、司务长、连长,最后做到团长。在那些年军阀混战中,他见识了太多士兵死伤,民众流离失所,这让他开始琢磨军阀统治到底对不对。1921年在简阳接触基督教,加入美以美福音堂,受洗成为信徒。 那时候他收编旧部,组建部队,回成都驻防。1925年参加四川内战,从峨眉推进到宜宾,指挥士兵布置防御。1926年底,川军刘湘部整编成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一些共产党员进来开展工作,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27年成都“三三一”事件后,他脱离旧军,在成都开“努力餐”饭馆作为掩护,亲自招呼客人,利用后院秘密会见同志。192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阀割据、土匪横行的四川,组织武装小队,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带领人钻山沟夜间行军,进行游击训练,袭击敌方哨所。他总强调行动比话说重要,亲自参与任务,在地下网络中逐步担当重任。 1923年,车耀先所在部队在简阳贾家场附近执行袭击敌方后路的行动,情报出错,对方早设埋伏。战斗打响,子弹密集,炮弹炸开地面。他握紧步枪冲在最前,中了一颗重弹,头部击中,颅骨碎裂,鲜血涌出,当场倒地。战友查看时额骨塌陷,眼睛无光,皮肤变冷,以为已死。形势紧迫,几人抬起躯体拖到炮弹坑,脱下外衣检查物品,推入坑底,用泥土石块覆盖草叶,就匆匆离开。坑中他躺了一天一夜,没吃没喝,呼吸极弱。第二天清晨,一位农民扛柴刀路过,发现坑里细微声响,挖开土石,拉出人形,看到脸部干血,头部伤口,但胸口仍有呼吸。 背起送到秘密点,用草药敷裹,冷水清洗,简单止血。他渐渐苏醒,几个月后坐起,半年内恢复行走,虽左腿残疾。这次重伤没让他退缩,反而更坚定继续工作。他在成都重庆间奔波,组建农民协会,训练武装,与上海联络点交换情报,化装成文人潜入敌营抄录文件窃取军情。1937年创办《大声报》,刊登抗日文章传播消息。1940年3月成都抢米风潮,他参与领导群众冲仓库抬粮袋分发民众,保护权益。这行动遭敌方注意,军统特务跟踪监视,不久他被捕。 入狱后,车耀先关押在贵州息烽,后转重庆渣滓洞。敌人用电击、灌水、棍棒拷打,但他闭口不言。狱中他与罗世文等人秘密组建支部,组织难友抗争。1941年面对利诱拒绝,保持立场。被捕时他就准备好随时牺牲,给子女写下遗书,叮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国家,不要贪图享受。 国民党特务许诺高官厚禄,让他退出共产党,他拒不接受。关押期间,他通过相熟军官传话给妻子,照顾好家里。1946年8月18日深夜,狱卒拖他出牢,押到重庆沙坪坝歌乐山松林坡,三声枪响,他倒在坡地,牺牲时52岁。车耀先早年投身川军,亲历军阀混战,痛恨社会不公,从基督教转向马克思主义,加入共产党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努力餐”成了联络站,南来北往同志常出入。 他创办报刊宣传抗日,参与暴动如广汉暴动,在统战中发挥作用。重伤后没停下脚步,继续组织农会,训练队伍,对接情报。抢米事件后被捕,狱中坚贞不屈。牺牲后,1957年重庆松林坡建烈士墓,碑上刻姓名,当地人视他为从死亡中重生的象征。他的经历证明意志能克服逆境,激励后人。 1940年抢米帮民众,这直接得罪敌人,导致被抓。狱中拷打不招,遗书教子女自立,这份家训实打实。国民党特务用尽手段,他不低头。牺牲在松林坡,留下的事迹成了四川革命史上硬骨头例子。他不是天生英雄,而是从普通人一步步干出来的,告诉大家革命靠坚持,不靠运气。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