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攻击台湾,从而迫使俄罗斯

风吟聊事 2025-07-22 11:47:08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攻击台湾,从而迫使俄罗斯攻击北约。他说,朝鲜、中国和伊朗与俄罗斯合作。   他把中国对台政策和俄罗斯对北约的攻击强行绑定,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那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这是写进宪法和国际法的铁律。   而俄罗斯和北约的矛盾,根源在于北约东扩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跟中国的内政八竿子打不着。   他还说“中俄伊朝合作”。从表面上说,这四个国家确实在某些领域有合作,但合作的性质和目的跟吕特描述的完全不一样。   就拿中俄来说,2023年两国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有6.5亿美元的商品在中俄之间流动,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和农产品领域。   俄罗斯卖给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卖给俄罗斯家电和汽车,这叫互利共赢的正常贸易,跟军事同盟压根不沾边。   至于朝鲜和伊朗,这俩国家确实跟俄罗斯有点互动,但更多是出于应对外部压力的需要。   朝鲜被联合国制裁了几十年,俄罗斯偶尔卖点粮食和化肥过去。而伊朗和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也有合作,比如俄罗斯帮伊朗升级核电站,这也只是正常的技术交流,跟“联手对抗北约”也没啥关系。   但这种胡编乱造背后,其实是北约内部的焦虑——美国要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欧洲国家又不愿意多掏军费,吕特只好通过渲染外部威胁来转移注意力。   说到军费,北约刚达成个“5%目标”,要求成员国把GDP的5%用于国防开支。这听起来挺唬人,但实际执行起来比登天还难。   西班牙首相直接表态“我们不会这么做”,意大利、比利时这些国家也愁得直挠头。   欧洲老百姓本来就因为经济不景气怨声载道,现在还要勒紧裤腰带多掏军费,这不是逼着他们上街抗议吗?   吕特把中俄说成威胁,其实是想给这个“5%目标”找个借口,就像家长骗孩子“不吃饭就会被怪兽抓走”一样,只不过这次被骗的是欧洲纳税人。   有意思的是,吕特的言论在北约内部也不怎么受欢迎。欧洲国家心里都清楚,中国是他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欧贸易额超过8000亿欧元,相当于每个欧洲人每年从中国买了价值1000欧元的商品。   要是真听吕特的去跟中国对抗,欧洲的汽车、奢侈品、化工产品卖给谁去?德国大众、法国空客这些企业不得集体罢工?   所以,尽管吕特在台上喊得震天响,欧洲的外交官们私下里还是该跟中国谈生意谈生意,该签合作协议签合作协议。   归根结底,吕特的这套说辞,简单来说就是国际政治版的“狼来了”。中俄之间的“不结盟、不对抗”原则写得明明白白,国防部和外交部的声明也说得清清楚楚,可吕特就是视而不见,非要把白的说成黑的。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风吟聊事

风吟聊事

风吟聊事,聊聊这儿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