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 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 从东盟

全球动态深度剖析 2025-07-22 10:49:42

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 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 从东盟十国到中东六国,再到现在的32个国家,咱们的本币互换和贸易本币结算协议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规模都飙到4.5万亿人民币了。 那到底啥是本币互换呢?说简单点,就是两国央行先商量好一个额度,比如中国和巴西签的 1900 亿人民币换 1570 亿雷亚尔的协议,以后两国买卖东西,直接用各自的钱结算就行,不用再经过美元这道手了。 这事儿现在这么火,可不是没原因的。 看看最近的国际形势,美国三天两头搞 “对等关税”,今天制裁这个国家,明天冻结那个国家的资产,就连俄罗斯 630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敢扣,这让其他国家心里都打鼓,谁也不想把自己的经济命脉交到别人手上。 而且美元汇率波动太大,像坐过山车似的,去年美元指数创了 20 年新高,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跟着暴跌,企业换汇成本一下子涨了好多,谁受得了啊。 再说说这些抢着上车的国家。 东盟十国早就想 “去美元化” 了,2016 年就开始试点 “双边本币结算框架协议”,泰国和马来西亚签完协议后,用泰铢结算的出口份额直接翻了一倍。 印尼更厉害,不仅在东盟内部推广,还拉着中国搞本币结算,现在两国贸易里,人民币和印尼盾能直接流通,省了不少换美元的手续费和汇率风险。 中东那边也挺热闹。 沙特 48 年来头一回松口,说愿意考虑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 阿联酋、卡塔尔这些国家也跟中国签了 350 亿、500 亿的互换协议。 想想看,以后买石油不用再捧着美元当宝贝,直接用人民币或者当地货币就行,这对全球能源市场来说,影响可太大了。 巴西的动作也不小,去年刚跟中国续签 1900 亿人民币的互换协议,转头就把人民币放进了外汇储备,现在人民币已经是巴西第二大储备货币了。 就连阿根廷都坐不住了,正跟巴西商量搞共同货币 “苏尔”,想在南美搞个 “去美元化” 的小圈子。 这事儿对咱们中国来说,好处可不少。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加快了。 以前咱们 54% 的贸易已经用人民币结算了,现在有了这些协议,以后买矿、买粮食直接用人民币,企业不用再担心美元汇率波动,成本能降不少。 更关键的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覆盖 182 个国家和地区的 4442 家银行,就像给人民币修了条 “高速公路”,流通起来更顺畅了。 可对美国来说,这事儿就头疼了。 美元霸权的根基就是全球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现在越来越多国家用本币结算,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从 2015 年的 88% 降到了现在的 59%,连美国国债都开始没人要了。 澳洲有学者说得很直白:“当美元不再锚定真实价值,霸权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了,这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是美元的 “惯性” 太大,几十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很多大宗商品定价权还在美元手里。 而且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差异很大,像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这些货币波动剧烈,跟人民币互换的时候咋定价就是个难题,这就需要更完善的风险对冲机制。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能处理 40 多种货币的实时结算,再加上区块链技术,以后这些问题应该能慢慢解决。 这事儿看着离咱普通人挺远,其实关系大着呢。 以后出国旅游、留学,可能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不用再换汇了。 买进口奶粉、化妆品,价格可能更稳定,因为少了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这能让咱们的经济更独立,不用再看美国脸色。 就像俄罗斯被制裁后,直接用卢布结算天然气,照样把欧洲拿捏得死死的。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 “江湖变局”。 以前是 “美元一统江湖”,现在各门各派都开始自立门户。 东盟有自己的结算框架,俄罗斯有 SPFS,中国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金砖国家还在搞 “金砖清算”。 美国当然不会甘心,最近又跟盟友搞 “美元流动性互换”,想稳住基本盘。 但就像法国前总统马克龙说的:“我们必须成为规则制定者,而不是接受者”,世界已经变了。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是,推动变革的不是某个国家的政治命令,而是市场自己的选择。 当企业发现用本币结算能省成本、降风险,自然会用脚投票。 就像中国和法国用人民币结算天然气那次,5.6 万吨的订单直接跳过美元,这才是真正的 “市场力量”。 32 国、4.5 万亿人民币,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场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革命。 它标志着美元霸权的松动,也预示着多极化货币体系的到来。 当然,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但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未来的国际金融江湖,可能不再是 “美元独大”,而是 “百花齐放”。

0 阅读:0
全球动态深度剖析

全球动态深度剖析

深度剖析全球动态,为你呈现最真实的国际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