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钱学森分到了一辆蓝色轿车,全北京只有2辆,可聂帅得知后却勃然大怒:“

底层史观吖 2025-07-22 09:45:08

1956年,钱学森分到了一辆蓝色轿车,全北京只有2辆,可聂帅得知后却勃然大怒:“赶紧换掉!”

风沙漫天的酒泉基地,钱学森啃着硬邦邦的窝头,眼睛却死死盯着桌上的导弹设计图,沙粒在纸上打出细密的声响。1958年的夏天,戈壁滩的酷热让人喘不过气,帐篷里闷得像蒸笼,桌上的茶杯早已空了,只剩一层干涸的茶渍。钱学森的衬衫被汗水浸透,额角的汗珠滑落,滴在图纸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他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远处传来试验场工人敲打金属的叮当声。

就在昨晚,“东风一号”的试射又失败了,导弹在半空解体,碎片散落在戈壁深处。压力像一块巨石,沉沉压在他心头。然而,他知道,远在北京的聂荣臻元帅正等着他的消息。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国家的希望。 **转折与悬念** 就在这时,帐篷的布帘被掀开,一阵热风卷着沙尘扑面而来。一名年轻的技术员跑进来,气喘吁吁:“钱院长,聂帅的电话!”

钱学森一愣,放下手中的窝头,匆匆走向简陋的通讯室。电话那头,聂荣臻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学森,昨晚的事我听说了。别急,慢慢来。技术上的事,你说了算。”钱学森握着听筒,手微微颤抖。他想说些什么,却只挤出一句:“聂帅,我怕耽误了国家的计划……”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聂荣臻的声音再度传来:“你只需要告诉我,下一步怎么办?”这一刻,钱学森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但他也知道,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

试验失败的阴影还未散去,新的挑战已经逼近——他们能否在资源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让中国的导弹真正飞上天?1955年,钱学森刚从美国归来,带着一腔报国热情和满满一箱技术笔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广州码头的那一刻,他站在邮轮甲板上,凝视五星红旗,风吹过他的脸,像是抚平了五年软禁的屈辱。

回到北京,他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肩负起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开端。然而,生活上的细节却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研究院条件简陋,办公楼还是几间临时搭建的平房,他每天得步行到公交站,挤上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去上班。有一次,早高峰的公交车里,他被挤得眼镜歪斜,旁边一位拎菜篮的大妈好奇地问:“同志,你是不是报纸上那个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

钱学森笑了笑,摆手说:“就是个搞研究的,普通人。”大妈却嘀咕:“这么大本事,咋还挤公交?”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聂荣臻耳中。时任国防部长的聂荣臻正忙着协调全国的科研资源,听到这事,气得把搪瓷茶缸往桌上一墩:“胡闹!学森同志跑遍北京协调工作,挤公交哪行?赶紧配辆车!”后勤部门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一辆天蓝色的进口轿车,车身锃亮,镀铬装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全北京只有两辆。工作人员兴冲冲地把车开到研究院,心想这待遇配得上钱院长的身份。

然而,聂荣臻一见到这车,眉头立刻皱成一团:“赶紧换了!”秘书一脸疑惑:“聂帅,这可是最好的车,全北京就两辆……”聂荣臻打断他,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因为就两辆才要换!现在北京城里特务还没清干净,美国那边还盯着学森。这么扎眼的车,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我在这儿’吗?”众人恍然大悟,钱学森也有些尴尬地挠头:“我光想着方便,没考虑这些。”当

天下午,蓝色轿车被换成了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和机关单位常见的车没什么两样。钱学森坐上去,笑着说:“这下踏实了,安心干活吧。”这一事件看似微不足道,却折射出新中国初期的复杂环境。当时正值冷战高峰,中美关系紧张,钱学森作为从美国归来的顶尖科学家,早已被敌对势力视为目标。

聂荣臻深知,保护钱学森不仅是为了他个人,更是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国家甚至为钱学森设立了专门的食品化验室,每餐饭菜都要经过严格检测,以防投毒或暗算。这样的安保措施,在当时连许多开国元帅都没有享受,足见钱学森在国家心中的分量。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导弹的发射日终于到来。酒泉发射场上,寒风刺骨,钱学森站在观测台,手里攥着一块石头,手心全是汗。聂荣臻站在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宽心,成不成,咱们都认。”倒计时结束,导弹拖着白烟冲天而起,消失在云层中。几分钟后,报话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命中目标!成功了!”钱学森腿一软,差点跌倒,聂荣臻赶紧扶住他,两人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激动的光芒。

这一刻,标志着中国导弹事业的重大突破。然而,成功背后是无数次失败的积累。1958年的第一次试射,导弹在半空解体,钱学森和团队彻夜分析残骸,找出问题所在。聂荣臻没有责怪,反而鼓励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学森,你大胆干,我给你撑腰。”正是这种信任,让钱学森在技术困境和政治压力中坚持下来。

1992年,医院病房里,聂荣臻握着钱学森的手,声音微弱:“航天事业……别停……”钱学森点点头,眼泪滑落。他知道,这份事业不仅是他们的心血,更是国家的希望。戈壁的风沙还在吹,导弹的轰鸣还在响,钱学森与聂荣臻的故事,早已融入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

0 阅读:340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