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因叛徒出卖,八路军团长被日军包围,当只剩一颗子弹时,他却犯了难:“这颗子弹是打叛徒,还是打鬼子军官呢?”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在山东鲁中马鞍山,八路军 115 五师教导 1 旅 2 团副团长王凤麟,一个月前因与日军作战右腿被炸烂,被迫截肢,此时正在山上养伤,一心盼着早日重返战场。 马鞍山海拔 618 米,是座石头山,相对安全,山上有王凤麟及 30 多个伤员和家属躲避战火。王凤麟拄棍熟悉地形,深知此山易守难攻但被围则危险。 叛徒唐云三,曾是王凤麟的老警卫员,三个月前还悉心照顾卧床的王凤麟,却因贪图日本人的好处,带着一千多日伪军直奔马鞍山,还透露了后山隐蔽小路。 “副团长,坏了!唐云三把后山那条小路告诉鬼子了!” 护士小刘跑过来,声音都带着哭腔。那条小路等于给敌人开了后门。 王凤麟一听就火了,抬手拍在石桌上,桌上的搪瓷缸子 “哐当” 一声,水洒了一地。但他没慌,立刻喊:“把伤员和家属都挪到东峰去!小张,跟我守西峰!” 小张是警卫员张全喜,才 20 岁,跟着王凤麟从山东纵队一路打到鲁中,枪林弹雨里没怂过。这会儿他正扒着石头往外看,听见命令就应:“是!” 王凤麟拄着棍往西边挪,西峰是制高点,守住这儿,能挡一阵是一阵。到了西峰,他喊:“小张,炸药包拿来。” 张全喜赶紧从石头缝里掏出两包炸药,这是仅剩的家当了。王凤麟撕开纸包,露出黑糊糊的炸药,又摸出导火索,用牙咬着剪成两段,一段长一段短。 “等鬼子到南天门底下,先点短的,再点长的,让他们前后顾不上。” 这法子是他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的,那时候专门学爆破,没想到这会儿成了救命招。 山下的唐云三还在叫唤,拿着个铁皮喇叭喊:“王副团长,别撑了!皇军说了,你投降,立马给你个警备司令当,比你在八路军里强!” 王凤麟骂了句 “汉奸”,根本不理他。他看见孟良台上,一个日军军官正举着望远镜看,镜片反光,晃得人眼晕。 战斗打响,日军从正面和后山两路进攻。正面石阶窄,战士们用石头和枪暂时顶住;后山唐云三带人顺小路逼近。山上子弹迅速耗尽,伤员和女眷们积极投入战斗,毫无惧色。 打了三天,山上啥都没了。子弹光了,手榴弹也扔完了,连能搬动的石头都砸光了。王凤麟的步枪早成了烧火棍,就剩腰间三颗手榴弹。 他趴在石头后面喘粗气,截肢的地方疼得钻心,纱布都浸红了。唐云三还在喊:“王凤麟,你看看你现在!一条腿没了,还硬撑啥?投降保你活命!” 王凤麟懒得理他,眼睛盯着孟良台那个日军军官。那家伙戴着白手套,举着望远镜,指挥得挺起劲儿。王凤麟摸出兜里的铜质证章,对着太阳晃了晃,反光正好照在那军官身上,距离差不多三百米。 他心里有谱,三百米不算啥。当年在博山甘泉寺,他五分钟就撂倒 30 个鬼子,人称神枪手。他悄悄把步枪上的瞄准镜卸下来,用布条绑在旁边的树干上,瞄准镜得固定住才准。 张全喜在旁边看着,掏出最后一颗子弹递过去:“副团长,打唐云三吧!这狗东西害了多少人!” 王凤麟摇摇头,把子弹塞进枪膛:“杀个叛徒,解气,但没用。打死那个指挥官,鬼子能乱一阵子。” 他趴下,右眼贴瞄准镜,套住日军军官钢盔,扣动扳机。枪响时,王凤麟脑海闪过 1938 年在延安毛主席嘱咐他传授爆破技术,以及在淄川兵工厂造石雷炸鬼子的场景。 “砰!” 这一枪真准,正打在那日军军官眉心上。孟良台那边立马乱了套,鬼子兵喊着叫着,抬着尸体就往后跑。 王凤麟看着,嘴角撇了撇,他知道,这顶多能缓口气。很快,日军再涌上来,人更多了。打到天黑,山上只剩王凤麟、张全喜和冯文秀三人。 冯文秀正给张全喜包肚子 —— 他刚才被子弹划伤,血流不止。“副团长,你带着冯姑娘走!我在这儿挡着!” 张全喜咬着牙说,疼得脸都白了。 王凤麟摆摆手,从怀里掏出本《论持久战》,书里夹着媳妇的照片。“我这条腿,走不了。” “你们俩从后山下去,石头缝里有根绳子。下去后告诉组织,马鞍山的人,没给八路军丢人。” 冯文秀还想劝,王凤麟瞪了一眼:“这是命令!” 天快亮的时候,鬼子终于冲上山顶了。王凤麟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攥着最后一颗手榴弹。 他看着后山方向,估摸着张全喜他们该下去了,嘴角翘了翘。一个日军指挥官举着军刀冲过来,后面跟着一群鬼子。 王凤麟慢慢抬起头,突然用尽力气拉开手榴弹的弦。“中国共产党万岁!” 他喊得特别响,声音在山谷里荡开。 紧接着,“轰隆” 一声巨响。后来,鬼子在山上找到 27 具遗体。王凤麟趴在石头后面,右手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左手攥着被血浸透的党证,钢盔被弹片打了个洞,仍端端正正戴在头上。 这场仗,山上的人虽全部牺牲,却干掉 100 多鬼子,连日军师团参谋长都被打死了。日伪军本想借 “扫荡” 端掉鲁中根据地,经此一役,计划全乱了。
1942年,因叛徒出卖,八路军团长被日军包围,当只剩一颗子弹时,他却犯了难:“这
受伤的梦娇
2025-07-21 23:51: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