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患尿毒症的儿媳临终前放心不下自己的父母:我走了,我爸妈怎么办呀!哪知,婆婆却对她说:你不用管他们了!谁料,18年来,这位婆婆的做法让人直呼:这是怎么做到的呀! 十八年的承诺 刘桂兰掀开病房门帘时,一股消毒水味呛得她直皱眉。病床上的王梅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手背上的针眼密密麻麻,看见婆婆进来,原本黯淡的眼睛亮了亮。 "妈,您来了。"王梅的声音气若游丝,枯瘦的手紧紧抓着被单。 "刚炖的小米粥,你喝点。"刘桂兰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夜里又没睡好?" 王梅摇摇头,眼泪先掉了下来:"妈,我怕是熬不过去了......就是放心不下我爸妈。"她的声音发颤,"我爸有高血压,我妈类风湿,他俩那老房子漏雨,我还没来得及修......" 刘桂兰握住她冰凉的手,这双手刚嫁过来时还肉乎乎的,为家里洗了十年衣服,做了十年饭,如今却只剩下皮包骨。"你不用管他们了。"刘桂兰的声音很稳,"有我在,饿不着他们,冻不着他们。" 王梅愣住了,眼泪掉得更凶:"妈,那是我爸妈......" "也是我的亲家。"刘桂兰用袖子给她擦脸,"你安安心心的,别的事不用想。" 这话撂下没三天,王梅就走了。送葬那天,王梅的父母哭得直不起腰,老两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此刻拉着刘桂兰的手,话都说不囫囵:"亲家......让你受累了......" 刘桂兰拍拍他们的手背:"回家吧,天凉。" 王梅走后的第一个月,刘桂兰揣着攒下的两千块钱,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找到王梅父母住的村子。土坯房确实漏雨,墙角结着黑霉,王梅的父亲正蹲在院里捶腰,看见她来,慌忙往屋里让。 "叔,婶,我来看看。"刘桂兰放下东西就往房顶爬,她男人早逝,这些年修修补补的活计都是自己干。王梅的父亲在底下急得直转圈:"使不得使不得,你一个女同志......" "没事,我利索着呢。"刘桂兰在房顶上铺油毡,动作比村里的年轻媳妇还快,"这房先对付过冬,开春我找人来翻盖。" 从那天起,刘桂兰成了两个村子之间的常客。每月十五号发养老金,她揣着钱先去给王梅父母买降压药、止疼片;秋收时她凌晨三点就起来,赶去帮着掰玉米;冬天雪大,她踩着积雪去扫院子,怕两位老人滑倒。 村里人都说她傻:"儿媳都没了,还管那老两口干啥?" 刘桂兰总是笑笑:"梅梅走时放不下,我答应她了。" 王梅的父亲中风那年,刘桂兰正在给孙子缝棉衣。接到电话时,她手里的针线还没来得及放下,揣着存折就往医院跑。住院费、护工费,前前后后花了三万多,都是她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 王梅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哭:"亲家,这钱我们还不上......" "还啥?"刘桂兰给老人削苹果,"梅梅活着时总说,她爸妈最疼她。现在她不在了,我替她尽孝,应该的。" 护工在旁边听着,直咂舌:"见过亲闺女,没见过这样的亲家母。"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刘桂兰的背渐渐驼了,头发也白了大半。王梅的父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却总在村里跟人念叨:"要不是桂兰,我们老两口早没了。" 去年冬天,王梅的父亲走了。临终前,老人攥着刘桂兰的手,说不出话,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淌。刘桂兰帮他擦干净,轻声说:"叔,您放心,我还在呢。" 送葬那天,刘桂兰的儿子开车来接她,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红了眼眶:"妈,这些年苦了你了。" "不苦。"刘桂兰拍了拍衣襟上的土,"你王梅婶子走那年,拉着我的手不肯放。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说到做到嘛。" 如今十八年过去了,刘桂兰还在照顾王梅的母亲。每天早上,她都骑着三轮车去送早饭,老太太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见她来就笑:"桂兰,今天熬的小米粥稠不稠?" "稠着呢,您爱吃的。"刘桂兰把碗递过去,像伺候自己亲妈一样。 阳光落在两个老人身上,暖洋洋的。墙头上的牵牛花爬得老高,像极了王梅嫁过来那年,在院里种下的那棵——当年的小苗,如今早已爬满了整个篱笆,年年夏天都开得热热闹闹。
南方人来到山东我要去做接骨手术,别拦我!
【1点赞】
清新致远
故事很感人就是这人物的关系辈份我没看明白!
123
编的不错,就是辈分乱了
用户10xxx71
同感
LGX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