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要来了?美军四星上将、欧洲司令兼北约最高指挥官格林克维奇表示,他们已经接到
竹风吟月
2025-07-21 13:19:27
大决战要来了?美军四星上将、欧洲司令兼北约最高指挥官格林克维奇表示,他们已经接到最新命令,用最快速度将爱国者防空系统运抵乌克兰。
格林克维奇这道“最快速度送爱国者到乌克兰”的命令听着挺唬人,但仔细咂摸咂摸,更像一道让北约内部犯难的难题——不能动美国自家的爱国者库存。特朗普明确指出,美国的库存不能乱动,给乌克兰的援助,得让欧洲国家把自己仓库里的存货拿出来。
现在最头疼的就当属德国。这些年德国给乌克兰的援助不算少,光是防空系统就前前后后挪过去了不少。可要是把爱国者送过去,德国也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自家手里的爱国者数量本就有限,主要部署在东部边境和重要城市,用来应对周边的安全风险。真把这些宝贝疙瘩送到乌克兰,本土的防空网就得出现缺口。
美国虽然说会补上,但爱国者这东西不是超市货架上的罐头,说有就有。雷神公司作为主要生产商,这两年产能一直吃紧。新造一套出来,没个一年半载根本下不了线。而且他们现在腾不出余货给乌克兰,以后就能腾出产能给德国做补充?
德国要是现在把库存清空,等美国补货,怕是得等上好久。这段空窗期,谁来保障德国的天空安全?
不光德国,波兰、荷兰这些手里有爱国者的国家,最近都在犯嘀咕。波兰倒是刚从美国买了一批新的,可还没完全到位,手里的老款要是送走,自家防空压力立马就上来——万一军援动作太大惹恼了莫斯科,俄罗斯真上头了,直接越过乌克兰对自己下手怎么办?
荷兰更直接,明确说过自家库存“仅够满足基本防御需求”,言下之意,想让我往外拿,得掂量掂量。
这事儿说穿了,暴露了北约现在的尴尬。表面上喊着“团结援乌”,可真到动自家奶酪的时候,谁都舍不得。美国嘴上催得紧,却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让欧洲去填窟窿。这种“美国指挥,欧洲买单”的模式,早就让不少欧洲国家心里憋着气。
之前给乌克兰送防空系统,欧洲多少还能靠着美国的“承诺兜底”壮胆。比如去年德国给了IRIS-T防空系统,美国当时说会优先给德国补货。结果一年过去了,承诺的新系统还在生产线上。这次换了爱国者,欧洲国家心里更没底了。
乌克兰那边倒是盼着这些爱国者能早点到。最近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袭扰没断,现有的防空系统早就超负荷运转。但他们可能没细想,这些从欧洲牙缝里挤出来的装备,背后是欧洲各国安全防线的松动。
格林克维奇的命令催得越急,越显得北约内部的拧巴。美国想靠欧洲的库存撑场面,维持对乌援助的热度;欧洲想保自己安全,又不敢违逆美国的指令。这种拉扯,让“最快速度运送”这事儿,透着一股力不从心的味道。
说到底,爱国者送不送得快,送得多不多,不光是装备问题,更是北约内部信任的试金石。美国要是只出命令不出力,欧洲的犹豫只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这道“大决战”的命令,怕是要变成一场谁都不想吃亏的拉锯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