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打满算,我们从事养殖有7年时间。7年的养殖生涯,按理说也算是有了经验沉淀的。但

云端绮梦绘星河 2025-07-21 12:13:53

满打满算,我们从事养殖有7年时间。7年的养殖生涯,按理说也算是有了经验沉淀的。但至今我们都没有跟人说:可以教你。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养殖,也是如此。就如豆爸养鹅、养鸡亦或者是养鸭。 包括他后来兴趣所致养的那些动物,没有哪一个是别人教他的,都是他自己慢慢琢磨着养。 因为别人教你的仅仅是在现有的认知和经验上来教,看似走了一条捷径。其实却不是捷径。经验是有惰性存在的,惰性一旦产生,人的创新思维便被固化。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没有了自己的创新,随大流,你的市场优势又是什么呢? 昨日,后台收到一条信息。这类信息这么多年,收到了很多。 有时候我想回答,可又很清楚,回答不了什么实际问题。 但有些问题,倒是可以给个建议,当然建议仅仅是参考,并非是可执行的。 第一次养鸡,该怎么养。 从豆爸养殖的经验来看,养鸡,尤其是第一次养,鸡苗的挑选是尤其重要的。 可以说,选到好鸡苗对于养鸡来说,也算是事半功倍了。 但好鸡苗怎么选?其实我们用眼睛是没办法选择,或许只有养了才知道鸡苗好不好,品种纯不纯。可如果养了,发现不好,损失很大,无疑对即将踏入养殖这条路带来心理打击。 我们一开始养鸡时,也为了买鸡苗而塌了很多坑。甚至跑到别的县去买鸡苗,买回来发现那鸡长得参差不齐,有的翅膀没毛,有的尾巴有的脖子头不长毛。 豆爸说那是种蛋不好,鸡苗质量差。养的过程中,瑕疵太多,损失就多。 后来也有去其他的地方换鸡苗,但各有各的问题。品种问题、不适合放养等等… 筛选好几轮,最终才选到我们现在的这个鸡种。 那么,作为新手,定然要控制试错成本,不需要像豆爸那样,花了好几年来试错。 新手养鸡,如果说可以在村里找农户收购种蛋,这是可以尝试的。可以拿着种蛋送到当地孵化场带加工。我们这里就有,就比如之前我们把孔雀蛋送去孵化一样。 但他有一个问题,从农户收购回来的种蛋可能品种会有不同,或许鸡种杂。 我倒觉得那不是要紧的,第一次养鸡,品种倒不是关键,关键是学会怎么养鸡。 还有一个就是跟这当地农户们一起买鸡苗,可以问问他们的鸡苗从哪里买的。 像这些信息,农户可以提供很好的渠道,我们再去了解也是节省时间的。 农户们养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哪里鸡苗不错他们是清楚的。 当然,要多问几人,如果大家都说那家鸡苗好,那肯定就不会太差。 至于鸡苗怎么买。 我们买过刚出壳的,也买过脱温一周的,这个看天气。像每年刚过完年,天气还很冷,豆爸会养脱温一周的苗,因为我们的棚加温效果不是特别好。不过脱温一周的苗回来也是要加温的,大概加温到十几天二十天左右,具体要看天气。 像三四月份,天气回暖,就可以直接养刚出壳的。这时候气温没那么冷,自己回来再正常加温,只要鸡棚温度控制在30℃以上就可以。 作为新手,如果对这些不懂,可以跟着农户后面, 像农户买这个鸡苗,回家也是各种保暖。比如垫稻草,晚上给筐子盖个布什么的。当然,他们养的少,又是在自己家里,保暖做起来就没那么讲究。 但新手养鸡,也是少量养,这点是可以跟着学习的。 至于现在很多农户为了省心,会去养殖场买大鸡回来养,有的是买回来直接生蛋了,有的是一两斤的。 对于新手来说,大鸡喂养成功率更高,因为大了也好养了。 但,我觉得如果想做养殖,还是需要自己手把手养鸡苗最好。 豆爸是不屑于买这个大鸡的,他觉得不好。他说大鸡别人喂养的,不知道有没有喂过抗生素,有没有吃过什么促进生长的激素… 他不相信什么吃了那些后期放养口感依然好的判断。所以他只买鸡苗养… 不过这样的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观念不同,想法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来选择。 重点是,无论养什么,怎么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0 阅读:0
云端绮梦绘星河

云端绮梦绘星河

云端绮梦绘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