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一女子反复发烧一年多,为了治病花了80多万不见效,结果来到义乌求医后,医生花了十几个小时研究她的病例,而后一个举动惊呆众人,不料却找出问题所在,女子感恩称她为再生父母。 “如果不是许医生,我这后半辈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了,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女子激动的说道,这一声发自肺腑的感激,源自一场长达一年多的病痛折磨和一次绝处逢生的希望, 冯月是一位来自浙江的年轻女性,2023年的某一天冯月突然开始反复发烧,伴随着剧烈的呕吐和持续的疲惫感,起初她以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然而高烧却迟迟不退,体重也在短时间内从120斤骤降到90斤,她的家人心急如焚,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从杭州到上海,甚至求助了全国顶尖的专家,却始终未能找到病因。 每一次的检查和治疗都伴随着沉重的费用,一年多下来冯月一家已经为此花费了80多万元,几乎掏空了所有积蓄,然而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诊断书上依旧是“无明确病因”“无法治疗”等令人绝望的字眼。 冯月逐渐消瘦双颊凹陷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力感,她躺在病床上,看着体温计不断变化的数字,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再试一次吧,也许会有希望,”家人的鼓励让冯月一家抱着一丝侥幸,他们听说义乌的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有一位许彩青医生,经验丰富,或许能找到病因,于是他们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义乌。 初到义乌医院冯月的状态依然不容乐观,许彩青医生接诊后,立刻被眼前的一幕惊到:冯月瘦弱不堪几乎无法独立行走,而厚厚一沓检查报告却无法提供任何有效线索,许医生没有丝毫迟疑,她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病例,而是需要耐心和智慧去攻克的医学难题。 接下来的几天许医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她将冯月以往的检查报告按时间顺序整理出来,逐字逐句地分析,像侦探一样寻找蛛丝马迹,为了不放过任何细节,许医生甚至花费了十几个小时,手写了长达11页的资料,将所有异常指标一一记录下来,她反复对比数据变化,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这一过程并不轻松,冯月曾一度以为这个医生也会像之前的医生一样无法帮助她,然而,许医生的坚持没有白费,在一个深夜许医生突然灵光乍现,推翻了之前的所有猜测,将目光聚焦于冯月免疫系统方面的问题,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种罕见的风湿性疾病。 为了进一步确认许医生又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并组织了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她确定了病因:冯月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反复发烧,许医生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针对性地调整了药物,并对冯月的身体进行全方位调理。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确定病因后,许医生做了一个举动让所有人震惊:她亲自将冯月扶上病床,一边安慰她,一边详细讲解治疗计划,这种近乎“亲力亲为”的行为,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都感到动容,冯月看着眼前这位医生,泪水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是自己重获新生的希望。 在许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冯月的病情迅速好转,发烧的症状逐渐消失,她的精神状态一天天恢复,体重也开始回升,治疗过程中许医生不仅关注她的身体,还耐心开导她,帮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出院那天冯月紧紧握住许医生的手,泣不成声:“您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冯月一家也向许医生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他们知道,是许医生的坚持和努力,让他们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一位网友留言道:“看到这个新闻,我真的很感动,许医生这种对患者的负责和耐心,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她不仅治好了病,更给了患者活下去的勇气,医者仁心,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另一位网友也感慨道:“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很多患者都经历过像冯月一样的绝望,许医生的做法让我看到了医疗行业的希望,希望这样的好医生越来越多,让每一个患者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冯月的故事提醒我们:每一次坚持都可能创造奇迹,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许医生这样的好医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她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坚守希望。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美丽浙江《谢谢你,挺身而出的医生》——新华网
2024年,浙江一女子反复发烧一年多,为了治病花了80多万不见效,结果来到义乌求
恍恍惚惚拍世界
2025-07-21 10:00: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