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文庙,为什么“四配”缺失? 早年大同府县同城,有府文庙,也有县文庙。府文庙位于大同古城东南隅,历史悠久。 府文庙曾作为雁北专署、雁北法院的办公场所,60年代,先后为大同医专、东方红技校、六二卫校的校址。1969年,经大同市革命委员会批准,筹建“五七”中学。1971年,“五七”中学被市革命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大同市第六中学校。此时,文庙所存建筑仅剩八座,包括大成殿和两侧的神厨、神库;戟门和两侧的乡贤祠、名宦祠及东庑、西庑。 2003年后人民政府投资对文庙所存明代建筑进行大修。2008年,市政府对文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大成殿重塑了孔子像,两边挂了孔门十二哲木质浮雕画。 十二哲每端各6位:东面为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子若);西面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元晦)。中规中矩。
大同府文庙,为什么“四配”缺失? 早年大同府县同城,有府文庙,也有县
泙澼涤尘心
2025-07-21 01:08:46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