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西风槽降雨来袭,北方高温缓解局部暴雨,南方警惕台风影响! 说句实在的,最

霁雪的孤舟 2025-07-20 00:04:13

好消息:西风槽降雨来袭,北方高温缓解局部暴雨,南方警惕台风影响! 说句实在的,最近这半个月,咱们中东部地区的人可真是被热惨了。山东中部的老少爷们儿,河南中部的庄稼汉,还有重庆东北部的兄弟姐妹们,那温度计指针蹭蹭往上蹿,35℃那是起步价,39℃稀松平常,局地甚至冲上42℃——这哪是夏天啊,简直是给大地架了个大烤箱!我老家邻居张大爷前儿个跟我说,他种的大棚菜都被晒蔫了,浇了三遍水都不顶用,这天气热得连狗都吐着舌头趴树底下直喘气。 不过好消息来了,我这两天刷手机看天气预报,发现老天爷总算要"变脸"了。中央气象台的超级计算机算出个新情况:本月下旬,西风槽带着偏南暖湿气流要来"搞事情",这波操作直接能把持续的高温压下去。但咱也得留个心眼儿——这雨下得猛了,也不是啥好事儿。 先说说眼下这波雨。从17号到18号,东北和南方得特别注意。内蒙古中东部、东北那旮旯,高空冷涡捣鼓得不稳当,雷阵雨说来就来,局地可能砸出大到暴雨,还捎带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甚至冰雹。我有个在哈尔滨打工的朋友,昨天还在发朋友圈说"晒得头皮发疼",今天就赶紧囤了两箱方便面,说"这雨要是下起来,路上能积水,出门可得小心"。再看江南南部、华南、云南这些地儿,虽然雨是分散下的,但局地也能下到35-75毫米,我老家在江西的老表就吐槽:"前儿个刚晒了被子,今儿个又担心被雨打湿,这天气比小孩的脸变得还快。" 重点还得说18号到22号这波。西风槽的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要"正面刚",这一撞啊,雨水直接升级成"豪华版"。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内蒙古中东部这些地方,暴雨(50毫米以上)那是标配,四川盆地东南部、山东半岛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更狠,局地能下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我堂哥在山东潍坊种大棚,昨天专门给我打电话:"咱这儿河塘都快见底了,这雨要是下透了,玉米苗能缓口气,但要是下急了,田埂子得冲垮,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得,农民兄弟又开始为"及时雨"和"涝灾"之间的平衡犯愁了。 再往后,20号到22号,南海要进来新台风,一路往西北走,南方地区又得"接招"。华南、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得下中到大雨(17-35毫米),海南、广东、福建沿海、广西、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能下50毫米的暴雨,华南沿海局地甚至能冲上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我表姐在厦门开民宿,昨天就开始检查门窗,囤沙袋:"去年台风'杜苏芮'把阳台玻璃都吹碎了,今年说什么也得提前准备,客人安全最重要。" 最让人揪心的是23号到25号,南方还得受季风槽和另一个台风影响。中央气象台说,新台风可能在24号前后靠近或登陆华东沿海,然后在副热带高压"推"着下往西走,一路下大雨。江南、华南、云贵、华北北部的中到大雨(17-35毫米)就不说了,局地暴雨或大暴雨(100毫米以上)才是关键。我同事在杭州上班,昨天刷朋友圈看到同事发的视频:西湖边上的柳树都被风吹得东倒西歪,配文是"台风前的平静?我看是暴风雨前的狂欢"。 说真的,这天气就像坐过山车,前几天还在喊"热死个人",过两天又要防"淹成鱼"。咱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多关注天气预报,北方暴雨地区别往山区跑,河边低洼地带别停留;南方台风影响区提前收衣服、关窗户,沿海的朋友尽量别去海边凑热闹。我邻居王奶奶总说"老天爷赏饭吃,也赏灾祸",这话糙理不糙——天气变化无常,咱们多一分小心,就能少一分风险。 最后想说,气象部门这些天的预警挺及时的,咱老百姓也得把耳朵支棱起来。毕竟,天灾面前,提前准备永远比事后补救管用。

0 阅读:0
霁雪的孤舟

霁雪的孤舟

霁雪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