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恨中国的是华裔?今年1月,一美国网友吐槽:“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个个表现得像最激进的对华鹰派”他对此十分困惑,不明白华裔对中国恨意从而何来……” 今年年初,有位美国网友在网上说的一段话,他说,那些在美国出生的华裔里,有不少人对自己的祖籍国,态度特别强硬,甚至比一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要激进。 这话一出来,有人觉得这事儿太奇怪了,毕竟祖上都是一个根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华裔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从上学开始,接触的就是当地的教育,课本里讲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社会上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全都是美国那一套。 从小听的、学的都是美国的各种说法,对于祖籍国的了解,大多是从媒体上看来的,可有些媒体报道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偏向,时间一长,他们对祖籍国的认识,自然就会有偏差。 从社会层面来看,少数族裔想在美国得到大家的认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华裔尤其如此,光看外貌,就和当地人不一样,这让他们很难完完全全融入到主流圈子里。 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和这个国家关系亲近,就会故意和祖籍国拉开距离,甚至通过说一些强硬的话,来显示自己对美国的 “忠心”。 这就跟咱们在一个新的群体里,想让大家接纳自己,就会刻意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差不多,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怕被别人当成 “外人” 来看待。 那些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小时候跟着父母,可能还会接触到一些祖籍国的文化,比如过个传统节日,吃点家乡菜。 可随着慢慢长大,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是美国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也一点点向当地看齐,对祖籍国的文化就越来越陌生了,甚至会觉得那是 “外来的东西”。 当对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慢慢转移到另一种文化上,对祖籍国的感情,自然就变得复杂起来,有些人为了让自己更认同所在的国家,就会下意识地否定祖籍国的一切。 要是说这种强硬的态度在华裔群体里很普遍,那可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大多数华裔对祖籍国还是有感情的,不少人会带着孩子回到祖籍国,找找自己的根,还积极参加两地的文化交流活动。 那些态度极端的,其实只是少数人,他们的声音之所以能被大家听到,是因为他们说话往往比较尖锐,在网络上也更容易传播开来。 这些少数人态度这么极端,背后其实是身份认同在 “闹别扭”,他们夹在两种文化中间,既想完完全全融入所在的国家,又摆脱不了血缘带来的联系。 这种矛盾让他们心里很焦虑,于是就用强硬的态度,来掩盖内心的不确定,就好比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是 “自己人”,就会故意和过去做切割。 其实这种情况,不光华裔有,很多移民国家都能看到类似的事儿,第二代移民往往比他们的父辈更想融入当地社会,有时候就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这都是在环境压力下的一种本能反应,但这可不能代表整个群体的态度。 那些态度温和、做事理性的华裔,才是这个群体的主流,他们既尊重所在国的规则,也珍惜祖籍国的文化,努力在两种身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们心里清楚,认同所在的国家,不一定要否定祖籍国,两种身份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态度,是成长环境、社会氛围、个人经历等好多因素加在一起造成的,不能因为少数人表现得极端,就给整个华裔群体都贴上标签。 换个角度想,这些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他们态度这么极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社会压力逼出来的,美国社会嘴上说着要多元包容,但实际上,对少数族裔的隐性歧视一直都存在。 华裔想在工作上有发展,在和人交往中得到平等的机会,常常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些人为了不被当成 “异类”,就会故意表现出对所在国特别认同,这种认同有时候就会以贬低祖籍国为代价。 教育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小看,美国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个人主义,还总说自己国家多好多好,这种教育理念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他们从小就被教导要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 可这种自豪感要是太过了,就会变成看不起其他国家,而祖籍国因为和美国的文化差异大,很容易就成了被轻视的对象。 但我们得清楚,这些都只是一部分人的情况,大多数华裔,不管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都能保持理性和客观。 他们既热爱自己生活的国家,也尊重祖籍国的发展,他们明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判所有国家。 真正成熟的身份认同,应该是既能看到所在国的优点,也能理解祖籍国的发展,既能在两种文化里找到相通的地方,也能尊重彼此的不同。 那些极端的态度,说到底是身份认同还不够成熟的表现,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说不定会慢慢有所改变。
美国越南裔小伙谈美国华裔:“我从小跟很多华裔一起长大,发现90年代以前移民美国的
【88评论】【50点赞】
旺旺先生
怕中国强大了被证明自己的愚蠢
马震宇
不对母国狠一点怎么给美国人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