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江西,一群孩子趁暑假,收集了一堆饮料瓶,他们不是拿去卖,而是制作二级水火箭,并且在草地上发射成功。夕阳下,“火箭”冲天,这一刻光影太美,梦想太燃,网友:少年强则国强! 这群江西娃的“航天梦”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塑料瓶当燃料舱,自行车气嘴做阀门,胶带缠出流线型箭体--谁能想到废品站里的破烂,经过孩子们的手就成了能飞180米的“小猎鹰”。带队老师王印蹲在田埂上教他们调尾翼角度:“别看是饮料瓶做的,原理和真火箭一样,都是靠反冲力上天!”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捡瓶子可没少碰钉子。有人在垃圾桶边蹲半天,被路过的大人误以为是家里困难,塞了两把零钱就走;还有孩子把攒了一周的矿泉水瓶放在屋檐下,结果一场暴雨全冲跑了,急得直掉眼泪。做箭体时更麻烦,几个孩子用透明胶带缠了半小时,箭身还是歪歪扭扭,一松手就像醉汉似的在地上打滚。王老师看了没直接上手帮忙,而是蹲在旁边问:“你们觉得火箭发射时最怕啥?”“怕晃来晃去!”“那飞机翅膀为啥是平的?”孩子们盯着天上的麻雀看了半天,突然有人抓起树枝在地上画:“老师,是不是得有平衡的东西?” 就这么边琢磨边改,孩子们把数学课学的三角形稳定性用到了尾翼设计上,用铁丝弯成支架固定瓶身,还从家里翻出爸爸的钓鱼铅坠当配重。第一次试射那天,水火箭刚飞出去二十米就栽进了稻田,喷嘴处的胶带崩开了花。有人想放弃,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捡起沾满泥巴的箭体说:“嫦娥五号返回舱也经历过黑障区呢,咱们再给‘小猎鹰’升级下‘防护装甲’呗!” 他们翻遍了学校的科学角,从废旧灭火器上拆下铜阀门,用自行车内胎做密封圈,甚至把爷爷的旱烟袋嘴改造成了气压表接口。第七次发射那天,夕阳把稻田染成金色,当“小猎鹰”拖着白色水雾窜上天空时,几个男孩把凉鞋跑掉了都没察觉,跟着火箭跑出去半里地。王老师看着孩子们沾满草屑的裤腿,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用竹蜻蜓追飞机的模样——那时候哪有什么实验室,可仰望星空的眼睛,从来不分城里乡下。 现在网上有人说,这不过是“土味航天”,比不上城里孩子的机器人竞赛。可我倒觉得,当孩子们蹲在田埂上用塑料瓶计算水和空气的比例时,当他们为了一个阀门跑遍三条街的修车铺时,那些在课本上躺着的物理公式,早就变成了手里温热的真实触感。想起我小时候用作业本叠纸飞机,被老师没收时说“耽误学习”,可如今看着这些在夕阳下追火箭的孩子,突然明白:梦想从来不是试卷上的一道选择题,而是当你捡起一个饮料瓶时,眼里突然亮起的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上人民日报了!”江西男子开车在国道上疾驰,突然发现路中间有个小黑点。男子警惕的
【694评论】【3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