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志,各走各的路。网曝: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抢在伊朗外长访华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伊朗发展与美国的友好关系是优先选项”。 佩泽希齐扬在2025年7月14日发的这封公开信,是面向国际社会的,语气不卑不亢,但信息量可不小。他在信里说伊朗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缓和跟美国的紧张关系,还特别强调经济重建是当务之急。 这封信发得挺讲究时机的,那时候伊朗刚和以色列、美国打了一场持续12天的冲突,双方6月24日才达成停火协议。这时候发公开信,一方面是给国内老百姓交底:再不跟美国谈,经济就真没救了;另一方面也是给国际社会释放信号,伊朗愿意坐下来好好聊聊。 不过,伊朗这招儿可不是单纯地“服软”。就在佩泽希齐扬发公开信的同一天,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收拾行李飞往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这就像伊朗在绝境中甩出的两张牌,一张向西试探,一张向东求援。 阿拉格齐这次访华任务挺明确,一方面向中俄通报伊朗的核谈进展,争取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探索跟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抵消西方的制裁压力。 伊朗为啥这么着急跟美国缓和关系呢?经济压力是最直接的原因。美国这些年对伊朗的制裁简直是全方位的,从石油出口到金融交易,啥都卡着。伊朗本来经济就不咋景气,这么一折腾,日子更难过了。就拿石油来说吧,伊朗是石油出口大国,但美国制裁让很多国家不敢买伊朗石油,伊朗的石油收入大幅缩水。 没了钱,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搞不了,工业生产也受影响,老百姓的就业和生活水平自然就下来了。佩泽希齐扬作为总统,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跟美国和解,解除制裁,是最直接的办法之一。 再看看国内政治因素。佩泽希齐扬是以改革派的身份上台的,他的竞选承诺就是“经济松绑”。要是他上台后啥都没干出来,老百姓肯定不答应,他的执政地位就不稳了。 发公开信强调跟美国发展关系,也是在向国内证明他在努力兑现承诺。不过,伊朗国内可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这么做。强硬派,比如革命卫队,就对跟美国和解这事挺有意见,觉得这是“软弱”的表现。 但有意思的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佩泽希齐扬的公开信没吭声,既没支持也没反对。这种沉默其实等于默许,给了改革派一点操作空间。要是谈判成功了,经济问题解决了,大家都好;要是失败了,责任也由改革派背着,到时候保守派再祭出“抵抗经济”的大旗也不迟。 国际反应方面,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特朗普政府一直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2025年6月还空袭了伊朗核设施,导致局势紧张。佩泽希齐扬发公开信后,美国官方暂时没啥大动作,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和特朗普会晤后,可能会继续施压美国对伊朗保持强硬。 以色列一直把伊朗视为最大的威胁,要是伊朗和美国关系缓和了,以色列的安全压力就更大了,所以以色列肯定会想尽办法阻挠。 中国和俄罗斯的立场也很关键。伊朗外长访华期间,和王毅外长见了面,阿拉格齐感谢中方给予伊方的支持,表示伊方发展对华关系的意志更加坚定不移。 这说明伊朗希望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提供支持,比如在联合国框架内反对美国的制裁,或者扩大对伊朗石油的进口。俄罗斯那边,普京也谴责了美国对伊朗的袭击,表示会向伊朗人民提供帮助。中俄的支持对伊朗来说很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的压力。 不过,伊朗想跟美国和解,可不是说句话那么简单,背后有不少障碍。首先就是以色列这关不好过。以色列和伊朗是死对头,以色列一直担心伊朗发展核武器,对自己构成威胁。 佩泽希齐扬发公开信后,以色列肯定会加大游说美国的力度,让美国继续对伊朗强硬。其次,美国的信任赤字问题。美国曾经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伊朗对美国的信任度很低,要求美方提供不再毁约的保证,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最后,时间也不等人。英法德威胁要是伊朗不让步,8月底就启动对伊制裁,伊朗央行外汇储备面临冻结,佩泽希齐扬得在短时间内拿出成果来,压力可不小。 伊朗未来的路怎么走,还真不好说。要是跟美国的谈判能取得进展,解除部分制裁,伊朗经济可能会喘口气,但也可能引发国内强硬派的反弹,甚至导致政局不稳。 要是谈判失败,伊朗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和中俄的合作,甚至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比如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要是封锁了,全球油价肯定会暴涨,但这对伊朗自己的经济也会造成重大打击。 伊朗能不能在这场外交博弈中胜出,还得看各方的博弈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伊朗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己的未来,也会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人各有志,各走各的路。网曝: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抢在伊朗外长访华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7-18 12:56:14
0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