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中国九三大阅兵,最应该邀请谁来?没想到呼声最高的不是特朗普,也不是普京,

恒南情情 2025-07-18 11:49:28

[兔子]中国九三大阅兵,最应该邀请谁来?没想到呼声最高的不是特朗普,也不是普京,而是法新社,要知道,法新社可是正儿八经的法国老牌媒体,跟大部分西方媒体一样,一直在想尽办法抹黑中国,可网友们不但强烈要求让他们来,还要给他们最好的拍摄机位,这是怎么回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法新社向来是西方媒体里对中国军队报道挺“挑剔”的那一挂,平时拍出来的画面冷冷清清,色调灰蒙蒙,一副“军队没啥劲”的感觉。 但神奇的是,这次法新社的照片反而意外地“硬气”十足,解放军的纪律和精神面貌被放大得格外明显。 这还真是“歪打正着”——本来法新社想渲染一种阴郁氛围,结果无心插柳,反倒把解放军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大家集体喊话:“赶紧请法新社来现场,把最好的机位给他们,让他们把中国军队拍得更燃!”这场面,既有点好笑又很有趣,简直成了阅兵的“意外亮点”。 这场阅兵,2015年首次举行,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别看现在和平安稳,背后可是有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还有那3500多万英烈的鲜血和牺牲。 阅兵不仅仅是军队秀武器,更多是在对历史做个庄严交代——告诉大家和平不是凭空来的,得来不易。 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南海争议、印中边境紧张、美日频繁在亚太“秀肌肉”,阅兵就像是给所有人发出的“请勿轻视中国”的信号。它不张扬,不浮夸,但自信满满,既亮出底气,也安定民心,展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换句话说,阅兵是“亮家底、安民心、立国威”,这三件事缺一不可。军队力量强了,国家底气就足了,老百姓心里也踏实了。 这届阅兵,展现的都是最新最硬的装备:隐形战机歼-20、预警机、导弹部队、无人机集群……谁还敢说咱军队是“旧装备”啊?2023年数据显示,解放军装备升级速度惊人,技术实力已经足够支撑未来大战的需求。 但大家心里清楚,军队的威严不是光靠高科技堆出来的。更多的是靠纪律、靠担当、靠和人民心连心。回想抗战时期,咱军队“宁睡街头不扰民”,抗洪救灾时冲锋在前,这些经历让军队在老百姓心里不仅是“硬汉”,更是“靠得住的靠山”。 法新社本来想“抹黑”,结果却无意中捕捉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黑”也黑不住中国军队的精神底色。这种力量,不是光靠枪炮能表现出来的,是一代代人用血汗和信念凝聚的。 说到邀请谁来看阅兵,网友们先是把目光投向了普京、特朗普这些大人物,毕竟抗战时中美苏可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不过,讨论下来,大家的心声是最真挚的:最该请来的,不是这些元首,而是那些曾亲历抗战、身披弹片的老兵们。 老兵们是这场阅兵真正的灵魂,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和平,才有了今天的阅兵仪式。他们手中的勋章、脸上的皱纹,才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让他们在现场观看,才是真正的尊重和致敬。 更重要的是,这次阅兵中国大胆邀请外媒,不怕他们“挑刺”,展现了国家的自信和开放胸怀。法新社拍得再“偏”,都掩盖不了中国人对自己军队的认同和骄傲。这份骄傲,越拍越硬气。 “九三阅兵”不仅是历史的缅怀,更是现实的展示和未来的宣示。网友喊请法新社,既是调侃也是认可;喊请老兵,才是真情实意。中国军队的硬实力和软情怀都在这场阅兵中一览无遗,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力量,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参考资料: 【1】九三大阅兵历史背景与意义:中国政府网 【2】国际反应与外媒报道:新华社

0 阅读:0
恒南情情

恒南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