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正打算睡觉的时候,一位同事在微信上问我:“请问现在打电话方便吗?” 我只好
小情聊社会
2025-07-17 20:35:22
晚上我正打算睡觉的时候,一位同事在微信上问我:“请问现在打电话方便吗?”
我只好用微信语音回复他:“请问有什么事?”
屏幕那头沉默了几秒,发来一段语音,是小林带着哭腔的声音:“姐,我把明天要交的项目方案弄丢了……电脑突然死机,文件没保存,现在重做肯定来不及了……”
小林是去年刚入职的应届生,平时话不多,做事却格外认真。上周部门聚餐,他喝了点酒,说自己是农村出来的,爸妈供他读书不容易,一定要在城里站稳脚跟。我翻身坐起来,打开电脑:“别急,你先想想最后一次编辑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发过邮件给别人?”
他断断续续地说,下午把方案发给过组长提意见,后来自己又改了两版,死机前正准备保存。“组长今晚出差,我不敢打扰他……可明天早上九点就要汇报,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语音里夹杂着抽泣声,像只受惊的小鹿。
我让他把电脑型号、死机前的操作细节一五一十告诉我,一边回忆公司IT部教过的文件恢复方法,一边打开远程协助软件。“你试试按这个组合键,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动保存的缓存文件。”我对着麦克风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帮他查资料、找教程。
窗外的月光爬上书桌,客厅的挂钟敲了十一下。老公揉着眼睛出来:“都几点了,还不睡?”我朝他摆摆手,示意别出声——小林那边传来鼠标点击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突然,他大喊一声:“找到了!姐,文件找到了!”声音里的狂喜,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原来他下午发邮件时,系统自动生成了备份文件,藏在一个不起眼的文件夹里。我教他怎么导出、核对内容,又帮他检查了一遍排版,确认无误后,他发来一串磕头的表情包:“姐,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明天请你喝奶茶!”我笑着回他:“赶紧保存好睡觉,明天汇报加油。”
放下手机,却没了睡意。想起自己刚入职那年,做砸了一个重要的客户方案,躲在楼梯间哭,是当时的组长陪我改到凌晨三点,说“谁还没摔过跤,爬起来就好”。后来那位组长调去了分公司,临走前跟我说:“职场里的帮衬,不是看职位高低,是看能不能在别人难的时候,递上一只手。”
第二天在茶水间碰到小林,他眼睛红红的,却精神十足:“方案通过了!总监还夸逻辑清晰,说比初稿好太多。”他非要塞给我一杯热拿铁,说“加了双倍奶,您胃不好”。原来他记住了我上次说“喝纯咖啡会胃疼”,心里忽然暖暖的——那些不经意的善意,总在不经意间开出花来。
没过多久,我负责的项目遇到技术难题,连续几天加班都没头绪。晚上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发呆,小林端着一碗热汤面进来:“姐,我表哥是做技术的,我把你的问题跟他说了,他给了个思路,你看看行不行?”汤面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张写满公式的纸,是他熬夜整理的。
后来项目顺利完成,我在庆功宴上特意敬了小林一杯:“这次多亏了你。”他挠挠头:“您上次帮我,我一直记着呢。再说了,咱们是一个团队的,本来就该互相帮衬。”旁边的总监笑着说:“这就是咱们公司的氛围,一人搭把手,再难的坎也能过去。”
其实职场里的温暖,往往藏在这些细碎的瞬间里:是深夜微信里的一句“我帮你看看”,是加班时递过来的一碗热汤,是记得对方的小习惯、体谅彼此的不容易。我们总说职场残酷,却忘了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互相兜底的瞬间,早已把同事变成了可以信赖的伙伴。
就像小林后来在部门分享会上说的:“我以前觉得职场就是各干各的,直到那次深夜求助,才明白‘同事’这两个字,不只是一起工作,更是‘同’在一个战壕里,‘事’事有回响。”这话朴实,却道出了职场最动人的底色——那些藏在专业背后的善意,那些落在实处的帮衬,才是支撑我们走得更远的力量。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