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平走了,有人说他是泄露了太多的天机,遭到了反噬。而他在08年汶川地震前的种种反常的行为:提前加固教学楼、疯狂的组织学生地震逃生演练,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在为未来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1953年,叶志平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没多少文化,却认准了读书能出息,从牙缝里抠钱供他上学。 1969年高中毕业后,他去安县当知青,在农村待了4年,见多了底层人的难。 1973年他被推荐去绵阳师范读书,毕业后先在沸水小学教书,后来调到桑枣中学,从老师做到校长。 1995年刚当上校长,他就发现学校那栋80年代盖的教学楼不对劲。 那楼是当地包工队盖的,盖了3年才勉强完工,中间换了好几拨人,施工的都是附近打零工的农民。 叶志平拿着铁棍敲了敲,心都凉了。 承重柱看着粗,其实是空心的,有的地方还用水泥袋塞着。 楼板缝里填的也是纸袋,学生在楼上跑两步,楼下都能感觉到晃。 护栏更别提了,看着是砖垒的,推一下能晃半天。 他当即就向教育局申请重建,得到的答复是没钱,全县学校都等着用钱。 叶志平没放弃,改成一点点加固。 从2005年开始,他天天泡在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穿着布鞋,跟个农民工似的盯着施工。 原来37公分的柱子,被他加到50多公分,所有松动的地方都重新加固。 前前后后跑教育局申请经费,每次就敢要个三万五万,就这么蚂蚁搬家似的,前前后后花了45万,比当初盖这楼的17万还多。 这还不算完,他开始搞逃生演练。 每周一小练,每月一大练,开学必练,连课间操、饭后这些人多的时候都不放过。 他把班级座位分成几排,规定哪几排走前门,哪几排走后门。 二楼三楼的学生要跑得快些,四楼五楼的就得慢一点,两个班共用一个楼梯,必须排单行。 每个楼梯拐角都得有老师守着,防止有人摔倒被踩。 操场上每个班站哪儿都定死了,清点人数一点不含糊。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家长们跑到学校骂他,说耽误孩子学习,影响高考咋办。 还有人跑到教育局告状,说他不务正业,甚至怀疑他从中捞好处。 他儿子后来回忆,那几年父亲很少回家,就算回来也是半夜,一家人想凑在一起吃顿饭都难。 2008年5月12日那天,叶志平正在绵阳出差。 地震一发生,他赶紧往学校赶。 路上到处是塌下来的房子,车开不了就徒步跑,55岁的人,一路上跑跑停停,心里急得像火烧。 当老师告诉他2300多名师生全安全撤离,一个没伤着时,这个硬汉子一下子就瘫在地上。 后来大家才知道,全校用了1分36秒就全撤到了操场。 2011年6月,叶志平因为脑溢血走了,才57岁。 听说他去世前还惦记着学生的中考。 后来他被追授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好多学校都开始学他搞安全演练。 桑枣中学到现在还保持着每周二安全培训的习惯,新生入学都要看看他当年开安全会的视频。 一晃15年过去了,桑枣中学的新教学楼早就用上了,楼梯宽宽的,门窗都是好推开的,地上还画着逃生路线。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邻居家是卖猪头肉的,下午卖不完喂狗也不送人。以前夏天收摊时,剩下的肉虽说不新鲜,
【13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