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贪嘴之人爱生病,好色之徒都短命,贪权者常乱政,恋财之门家不幸。不是诅咒,乃是天道循环、人心必然的轨迹——令你身心舒畅的,最终必让你平庸;令你沉迷上瘾的,终将吞噬你;诱你放纵的,灵魂深处早已埋下荆棘,令你痛苦不已。 人生四大悲哀:目光所及,却永难企及,耳闻不平,却无力匡扶,胸有良策,却无施展之力,怀抱宏愿,却中途溃散。 究其根源,贪之一字,如无形枷锁,捆缚了心的翅膀。人性最深处的贪婪,便是妄图将时光永远握于掌心,殊不知“脚步再匆忙,也拉不长时光”。财富如山,亦换不来灵魂片刻的安详。 多欲为苦,少欲无为,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身心自在。贪欲膨胀之时,恰是智慧退场之际。世间多少人“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最终“差的留不住,好的配不上”,在“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的深渊里永世沉沦。 贪食者身形臃肿,贪玩者心智荒芜,贪睡者精神空虚——一旦欲望的火焰超出能力的水桶,烈焰燎原之后,唯余“后悔莫及”的灰烬。 高飞之鸟,死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贪欲如丝线,起初只缚住七情六欲,最终却勒紧命运咽喉。 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贪爱如握沙,越用力,流失越多。 贪求无度者,终将失其所爱,甚至失其所有。太贪则不满,不满则生怨,怨恨如毒气,侵蚀五脏六腑,情志不畅,寿数自然折损。 人生最艰难的修行,莫过于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亦能容纳子女的普通。欲望的包袱越沉重,苦难的山路越崎岖,失望的深谷越幽暗。 人生三乐,知足、助人、自得,皆非向外攀缘可得,唯向内心清泉处寻。李鸿章晚年感慨:“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便是地上神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眼前有路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生活的两大悲剧,无非是求而不得与得而不惜。最坚固的依靠,是自给自足的灵魂田园;最脆弱的幻梦,是损人利己的空中楼阁。 佛眼低垂,洞悉众生“生死皆疲劳”——一切来自尘土,终将归于尘土。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心无私欲则刚,人无邪念则正。 贪,让人无尽地索取;嗔,让人无尽地抱怨;愚,让人无尽的变坏。贪婪者只知加法不知减法,手中攥得越紧,心间裂缝越深。 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遇见什么样的风景;你付出什么,便收获什么。不属于你的财富,切莫伸手;看似免费的好处,尤需警惕——你贪图他人利息之时,他人早已盯上你的本金。“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命运的回旋镖从不虚发。 贪婪,由欲望而来;愤怒,由情绪而来;执着,由念头而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如何挣脱贪念枷锁,渡出苦海?唯有“知止”二字,如暗夜明灯。 一念起一念觉,一念觉一念空。破除我执,便无所谓得失。人生所求,原非虚幻的完美,而是知足常乐的清朗心境。 当贪念如潮水退去,生命本真的广阔天地方才显现——那里没有疲惫的攫取,只有与万物同游的从容;那里不求永恒占有,却在当下的澄澈中触碰了永恒。 当心灵从物欲泥沼中拔足而出,我们便瞥见了生命原本的广阔天空。这天地境界不需外求,只需放下贪婪的秤杆,以知足之心称量岁月——原来清贫亦可是富足,平凡亦可是壮阔,那才是生命本真的无限江山,推荐大家一读《天涯》! 【天涯】开窍开悟开智打开认知读懂规则看懂人性读透规则读懂人性
刘震云:贪嘴之人爱生病,好色之徒都短命,贪权者常乱政,恋财之门家不幸。不是诅咒,
见文侃史
2025-07-17 09:55:36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