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冲突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并不完全出人意料。 早在冲突激烈爆发之前,国内就有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深入分析过这场对抗的本质和可能的走向。 这位学者曾明确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小国若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资源禀赋及独立自主的外交空间,一旦陷入与地区强邻的长期高强度对抗,其整体国力的消耗将极其严重,未来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回头看乌克兰的选择,它当时选择与实力和规模都远在自己之上的邻居俄罗斯进行一场正面的、持续的高强度冲突,客观审视,俄罗斯长期保持着相当可观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威慑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乌克兰,虽然获得了来自美欧国家在军事装备、经济支持、情报及顾问等多方面的大力援助,但战争比拼的终究是双方基础实力与韧性的长期消耗。 而且乌克兰自身的人力资源逐渐紧缺、工业基础受到重创、经济运行步履维艰,这些实实在在的困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经济评估报告都清晰地指出了问题的严峻性。 虽然西方的援助无疑支撑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战斗力,但援助本身也存在制约和局限,首先,援助的规模、节奏和武器种类的选择,最终主导权往往还是在援助国手中。 其次,现代战争对人力的需求是巨大的,当乌克兰面临兵力补充困难、民生压力加剧时,其持续作战的整体能力势必将受到根本性的挑战。 从更宏观的战略层面看,乌克兰的地缘处境极为敏感,成了东西方力量交汇的焦点区域,它在承受巨大战争代价的同时,其国家命运某种程度上也被更深地卷入大国博弈的结构之中,可真正自主选择和议价的空间实则收窄了。 中国学者当初提醒的战略警示,核心在于告诫不可意气用事,尤其要规避力量悬殊下的过度消耗战,历史多次证明,强邻在侧,盲目对抗极易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乌克兰当前的艰难局面,包括领土分裂的风险、经济的极度困难以及主权独立受到的冲击,都让当年学者的分析显得相当具有预见性。
乌克兰冲突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并不完全出人意料。 早在冲突激烈爆发之前,国内就
陈磊娱乐
2025-07-16 12:48:21
0
阅读:12
华电
👿👿按当前俄罗斯尚可把仗再打约一年零八个月。 2025年国防预算已占政府总支出40%、GDP的9%,若维持现有火力与兵员补贴,每月需110亿美元。 主权财富基金剩余约620亿美元,可补六个月的赤字;若油价保持每桶65美元,石油天然气年净收入约1850亿美元,可再撑一年。 然而,2026年起将出现三重缺口: 1) 劳动力——再征20万人将推高一次性补贴至5000亿卢布,加剧制造业用工荒; 2) 装备——可用坦克库存已从7300辆降至不足千辆,再损耗就需整条生产线重启,需额外2万亿卢布; 3) 社会稳定——若通胀继续高于9%,央行21%的利率势必再升,房贷违约率或突破8%,触发银行风险。 综合财政、人力与装备极限,俄罗斯在不动员全国、不触发主权债务重组的前提下,经济可支撑战争至2026年秋;若西方制裁加码或油价跌破50美元,这一时点将提前至2026年春。
华电
😨😥😨2022-2025三年战争, 俄罗斯经济数字呈现“冰火”两面。2024年名义GDP 215万亿卢布,折合2.3万亿美元,若扣除军工与财政转移,实际可贸易部门收缩3.8%。军费三年累增至61万亿卢布,占预算32%,日均7.2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一整天的石油出口收入。卢布官方汇率2022年2月75:1,2025年7月已贬至105:1,黑市一度600:1,央行紧急加息至21%,为1998年以来最高。通胀从战前2月的8.4%跳至2024年12月的9.5%,核心食品鸡蛋、白糖一年分别涨42%与38%。居民实际工资连续11个季度负增长,2024年中位收入比战前低14%,贫困线以下人口由17.8百万升至22.4百万。劳动力缺口扩大:30岁以下男性死亡率上升38%,120万技术移民离境,莫斯科地铁司机缺口达2000人。对外贸易结构剧变:2021年对欧天然气出口1550亿立方米,2024年仅余170亿立方米;而对中国原油出口由5500万吨增至1.44亿吨,占出口总量34%,但受价格上限影响,每桶乌拉尔油较布伦特贴水扩大至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