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可他发现全厂工人全都态度冷漠,就连自己问话也是无一人回答,就在毛主席大为不解的时候,突然一位女工站起来大声喊道:“毛主席好!” 毛泽东走进沈阳机床电器厂的生产车间,这次突然的视察没有提前通知工人,厂领导当天上午才接到中央领导要来的消息,但并不知道具体是谁。 沈阳机床电器厂当时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主要生产航空继电器和精密电器元件,工厂承担着重要的国防生产任务,生产纪律极其严格。 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五,正值“大跃进”前夕,全国上下干劲十足,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都在专心操作,按照当时的厂规,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抬头张望。 毛泽东身着藏青色中山装,脚穿黑色布鞋,没有前呼后拥的随行队伍,他缓步走进车间,仔细观察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不时停下来询问生产工艺和技术细节。 整个车间里只有机器运转的声音,工人们都埋头工作,突然一声清脆的“毛主席好”打破了这份安静,说话的是青年女工苏玉春,她当时正在装配台前工作。 看到毛泽东走近,她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问好,这声问候让其他工人纷纷抬起头来,整个车间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毛泽东听到问候后,立即走向苏玉春,亲切地与她握手,他详细询问了她的工作情况,问她每个月工资多少,家里几口人吃饭,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关心。 这次对话持续了几分钟,毛泽东还向她了解了工厂的生产情况和工人的生活状况,苏玉春如实回答了主席的每一个问题,包括工厂的产量、工人的工作强度和福利待遇。 视察过程中,毛泽东还走访了其他几个车间,与多名工人交谈,他对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表示满意,特别赞扬了工人们的敬业精神。 当天的视察持续了大约40分钟,毛泽东离开时,工人们自发聚集到厂区道路两旁送行,主席的轿车已经走远了,大家还站在原地不愿散去。 视察产生了深远影响,沈阳机床电器厂在随后几年完成了多项技术革新,其中“精密电器元件”项目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工厂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升。 苏玉春成为这次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她在工厂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都经常向年轻工人讲述那天的经历。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毛主席在东北》完整记录了这次视察的画面,毛泽东在车间里的每一个动作都很自然,与工人的交流也很随意,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这次视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与普通群众的密切联系,毛泽东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走到工人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简单的问候和握手,成为中国工业史上一个珍贵的片段,它记录了领袖与工人之间的真诚互动,也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火热年代。 苏玉春的那声“毛主席好”,不仅打破了车间的安静,更成为那个时代普通工人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这种朴实而真诚的表达,体现了工人阶级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衷心拥护。 如今这个故事依然被人们传颂,真正的伟大往往体现在最平凡的细节中,体现在对普通人的关心和尊重中。 信源: 人民日报《毛泽东主席视察沈阳工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黄欧东同志回忆录》
1958年毛主席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可他发现全厂工人全都态度冷漠,就连自己问话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6 09:29: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