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2万基建工程兵安置成问题,司令李人林急得焦头烂额,他迫切希望深圳能接

寒烟锁重 2025-07-15 19:08:24

1982年,2万基建工程兵安置成问题,司令李人林急得焦头烂额,他迫切希望深圳能接收,在看到深圳方面有些犹豫后,他表示:别怕,我们不是白去深圳,是带了嫁妆的! 1982年5月,中央正式发布了裁撤基建工程兵的命令,随着这一道指令的下达,无数工程兵战士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一时间,基建工程兵司令李人林忙得焦头烂额,部队被裁撤之后,他手下有几十万的工程兵需要安置。1966年,李人林奉命组建工程兵部队,在他的努力下这支部队发展壮大,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一手培养出来的工程兵战士们要被裁撤,李人林心里也很难受。为了帮战士们找出路,李人林想到了广东深圳,他立即派人与深圳方面联络,希望对方能接收2万多名基建工程兵。 如今的深圳是国内一线大城市,可在当时深圳特区刚刚建立,这里与上海等大都市不一样,在发展起来之前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渔村。 深圳方面得知了李人林的提议后,也对此感到非常为难。被划作特区之后,深圳的建设发展是必然的事情,城市要建设自然就需要工程队,在那个年代,来自解放军的工程兵无疑是这方面的专家。 按理说,这对于深圳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可广东省内讨论了此事后,大家提出了几点不同的意见。 其一是广东省内有自己的基建队伍,在国内大范围压缩基建的情况下,深圳等地的建设自己省内的队伍都吃不饱,要是一下子接收了2万工程兵,那省内工程队伍能吃到的部分就更少了。 其二便是深圳自身的难处,那时深圳市区一共就只有3万多居民,2万多工程兵还要加上6000多名随军家属,他们的到来必然会导致深圳人口短时间内激增,这必然会造成物资短缺,物价上涨等一系列恶果。 除此之外,深圳方面还有一个顾虑,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没多久,深圳紧邻港澳等特殊地区。要是一下子来了几万名士兵,虽说这些都是基建工程兵,但毕竟都是解放军的士兵,他们的到来或许会导致港澳等地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这些因素,广东省里以及深圳市的领导们都对是否接收工程兵的事情犹豫不决,正在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成为事件的转折点,他就是深圳市副秘书长舒成友。 舒成友正是市内主管基建的干部,他与李人林非常熟悉,在部队的时候李人林曾是他的老团长,他非常清楚工程兵部队的能力。 因此了解到省内和市里的顾虑后,舒成友还是找到了市委书记梁湘,他坚决支持接收这些工程兵。舒成友表示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基建队伍,这些都不是深圳市本土的基建力量。 未来城市要建设发展,还是需要本土的基建队伍挑大梁,深圳自身的基建队伍实力弱小,只有300多人,技术好的早就跑到了外地。 想要从头开始培养基建力量那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所以才应该接收这些战士,将其转化为深圳本土的基建力量。 梁湘觉得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可还是无法下决心,好在舒成友与李人林认识,他就让舒成友到北京去拜访李人林。 见到了老部下,李人林非常高兴,他也认真了解深圳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那里的情况。舒成友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除了汇报深圳的情况后,还仔细了解了这2万多工程兵的情况。 双方谈了几天之后,舒成友回到了深圳,他专门给梁湘汇报了会谈的情况。听完了舒成友的报告,梁湘下定了决心。 原来,李人林得知了深圳的难处后,主动表示这2万多工程兵到深圳不是白去,他们还会带着一笔嫁妆过去。 李人林出手非常慷慨,只要深圳接收了这2万人,他们就会带来一批价值不菲的装备和资产,固定资产6000多万,流动资金近一亿元,设备总值5161万元。 在和舒成友谈话的时候,李人林身边的副参谋长还专门打了个比方,这些工程兵就像他们养了18年的闺女。如今闺女要出嫁了,娘家人自然要送一份嫁妆才能结亲。 有了这份承诺,梁湘在随后的市里会议中拍板决定接收这2万多工程兵,虽然此前很多人反对接收,但看到李人林送来的嫁妆后,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了。 毕竟这些装备和资产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许多专业设备花钱都没地方弄去,有了这笔丰厚的资产,再加上这2万多专业队伍,这对深圳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帮助。 就这样,深圳成功接收了2万多工程兵,他们的到来也彻底改变了深圳的城市面貌。 此后,这些转业过来的工程兵参与到了深圳的建设中,在他们的帮助下深圳特区迅速建设成型,并有了如今的规模,他们也靠着自己的双手,成为这座城市的大功臣。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寒烟锁重

寒烟锁重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 缘灭,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