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男子为给儿子换学区房竟将父母告上法庭,法院判了!据掌闻视讯7月15日报

唯一社 2025-07-15 16:05:09

江苏南京,男子为给儿子换学区房竟将父母告上法庭,法院判了!据掌闻视讯7月15日报道,张某是父母的独生子,虽然从小被父母宠爱,但与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好,成年后父子间吵架动手更是常有的事。因此,张某在婚后就与妻子定居在北京,一度与父母断了联系。 在2017年,一场激烈的家庭争执让张某毅然决然地与父母断绝关系,并签署了一份《声明》,明确放弃了父母名下的房产。父母虽心如刀绞,但面对儿子的坚决态度,只能无奈接受。多年过去,两位老人靠着稳定的退休金安享晚年,虽然缺少子女的陪伴,但生活依旧温馨。 然而,2024年3月,张某在家族群里突然发出消息:为了孙子的教育,将出售父母的房产,换取学区房。这个消息让父母心头一紧:多年来,他们既没有履行赡养义务,也少有孙辈见面,突然被要求“回馈”财产,令人难以接受。 更令人震惊的是,法院判决:这套学区房并非生活必需品,驳回了张某的房产分割请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法律保护财产权,断绝关系就意味着放弃所有权益。父母有权自主处置房产,儿子无权随意索要。”也有人评论:“孝顺不只是口头说说,法律和道德都要求子女尊重父母的决定。盲目索要只会伤害家庭感情。”更有人直言:“这案子折射出家庭关系的复杂,法律虽明确,但家庭伦理更需要用心经营。” 有人提出疑问:张某的“回馈下一代”请求,究竟有没有法律依据?答案很明确:房产登记在父母名下,张某签署的放弃声明已生效,他无权再要求出售。父母的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孙辈的教育责任不应由老人承担。 这起事件引发热议,也提醒我们:家庭关系中,沟通和理解比任何法律条文都重要。法律可以保护财产,但不能代替亲情。你怎么看?家庭的温暖,难道不应该靠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来维护吗?家庭伦理法律与亲情房产纠纷家长怒砸学区房

0 阅读:40
唯一社

唯一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