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一名46岁男子因投资失败负债4600万,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他,绝望

指尖流沙呐 2025-07-15 10:41:55

2015年,山东一名46岁男子因投资失败负债4600万,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他,绝望时,70岁的母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妈陪你从头再来!”结果怎么样呢?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崂山脚下的凌晨五点,唐健坐在一块湿冷的岩石上,浑身冻得僵硬,脸色灰白,他的手机快没电,手里什么都没有,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山林。 他已经在山上待了一夜,甚至不知道该下去面对什么,这时,一个穿着旧棉袄的老太太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山路尽头,她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个还冒着热气的饺子。 母亲找了唐健整整一天一夜,终于找到了,唐健低着头,没有说话,他的债务早已压垮了自己,整整4600万的缺口让他无法呼吸。 他想过逃避,想过了结这一切,可当母亲把袋子放到他手上的时候,他知道他回不去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母亲并没有多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他从悬崖边拽了回来。 唐健的人生崩塌于几年前,那时他是青岛有名的餐饮老板,手里有几家酒楼,年收入数百万,表面风光背后,他始终不满足于餐饮的微利。 他听信一个多年朋友的推荐,说绿化工程正是风口上的大生意,一亩地的苗木利润能翻五倍,唐健心动了。 当时的他已经厌倦了每天盯后厨、跑供应链的琐碎,认为餐饮行业天花板太低,而投资苗木似乎是一条通向暴利的新路。 他不仅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抵押了房产,拉了几个朋友一起入股,刚开始的一两个月一切看似顺利,他从山东各地采购苗木,雇了几十名工人开荒整地,项目做得轰轰烈烈。 直到审批卡住,资金链断裂,苗木大量死亡,客户违约,合作方撤资,他每天奔波于各个项目点之间,不是解决工人罢工,就是处理拖欠的设备费用。 三个月后,一切崩塌,他欠下了4600万,法院的传票、银行的催款、合作方的起诉函接连不断,电话响了一整天也打不完。 最先受不了的是妻子,她趁着家里没人的时候默默带着孩子搬走,唐健没有拦,只是望着门口发了很久的呆,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喝了一瓶白酒,然后就消失了。 母亲是唯一没有离开他的人,她听说儿子失踪,立刻从老家赶来青岛,一路找人打听他的去向,从宾馆问到山头,最后在崂山找到了他。 没有责备,没有眼泪,只有一句话:回去,咱还能再来,回到家那天,唐健没什么话,只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整整两个月没出门,吃喝全靠母亲照顾。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灌香肠,那是过年时的传统,母亲的动作笨拙,但一根根香肠被她做得有板有眼,香气传满整间屋子。 他起初只是看着,后来坐到母亲旁边帮忙,再后来开始琢磨怎么调味,怎样切肉更均匀,没有经验,他就一点点试,每次做一斤,用不同配料试味,失败就倒掉,成功就让邻居试吃。 最早的反馈很一般,但慢慢地,他找到了合适的比例和口感,他们从家里的小厨房开始,灌好的香肠晾在阳台上,晒满了整面墙。 最初几天,他们拿着香肠去菜市场附近试着卖,没人认识他,生意也不怎么好,但唐健不在意,他站在摊位前整整一天,手冻得发红也没离开。 慢慢地,回头客多了起来,他尝试用小火慢烤,改进了外皮的酥脆度,又研究不同的香料搭配,甚至连肠衣都换成了更紧实的那种,口碑也在这一刻渐渐打了出来。 第二年,他在市场旁边租了个门面房,专门卖香肠,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招牌上,但熟客都知道,这家店做的是唐健烤肠。 母亲仍然每天清早起来和他一起灌香肠,他负责销售和宣传,她负责切肉和调料,第三年,他还完了第一笔债务,他把欠条贴在店后的墙上,每还一笔就划掉一条。 顾客来买肠的时候,常会看一眼那面墙,上面密密麻麻的欠条,是他三年来的全部努力,又过了两年,他开了三家分店,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拍板签字的老板,而是一个亲自拎货、扫地、切肉的创业者。 那年冬天,他带着母亲去了北京,老太太一辈子没出过省,这次他给她安排了最好的酒店,还特地请了个摄影师给她拍照。 他们站在天安门前拍下了合影,母亲穿着唐健给她买的新棉衣,笑得像个孩子,唐健从没觉得自己重回了巅峰,也不想再做什么风光人物,他说能靠自己挣钱还账就已经够了。 唐健后来在某次采访中简单提过自己过去的失败,他没有责怪谁,也没有怨天尤人,只说钱是自己投的,账是自己欠的,只能一步一步地还,他感谢母亲,没有她,他可能早就不在了。 如今,唐健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灌香肠、试味、开门迎客,他从不多说话,只是做事,那双手曾经写过上千万的合同,也搬过煤气罐、扛过肉桶。

0 阅读:0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